首頁-專題-臺灣-2002年臺灣研究報告-年終專稿

2002年臺灣研究報告


 

  2002年,臺灣當局一面高呼首拚經濟,一面持續頑固推動"臺獨"路線,"泛藍"、"泛綠"陣營激烈爭奪,經濟未見長,秘帳、黑金、賄選,加上聲勢浩大的民眾反"臺獨"示威遊行,島內社會動蕩不安……
2002年兩岸經貿關係回顧
 
 
  來源:      日期:2003-01-20 16:34

 

     2002年是兩岸入世後的第一年,在兩岸經濟政策調整與市場開放的大背景下,兩岸經貿關係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一年來,兩岸貿易大幅增長,成為帶動臺灣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貿易爭議也浮上臺面;臺商對大陸投資在持續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出現新的結構性調整,兩岸經貿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兩岸“三通”再度成為關注焦點。2003年,兩岸經貿關係有望持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相互依賴將進一步增強,兩岸“三通”有望獲得重要進展。
    一、2002年兩岸貿易發展回顧


    (一)兩岸貿易出現高增長


    2002年,海峽兩岸入世後,市場都有較大開放,推動了兩岸貿易的快速發展。依臺灣“經濟部”公佈的數字,2002年前三季度,海峽兩岸貿易額達29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佔臺灣對外貿易總額的16%。其中,臺灣對大陸出口235.8億美元,增長35.8%,佔臺灣出口總額的24.7%;臺灣從大陸進口56.3億美元,增長32.2%,佔臺灣進口總額的6.8%;同期,臺灣從大陸得到貿易順差達179.5億美元,增長37%。依大陸統計,2002年1-11月,兩岸貿易總額首次突破400億美元,為402.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8%;大陸對臺出口59億美元,增長31.4%;大陸從臺進口343.8億美元,增長39.2%,臺灣從大陸得到順差約280億美元。這是90年代中期以來兩岸貿易出現的又一次高潮。


    臺灣産品在大陸市場的佔有率進一步上升。2002年1-7月,臺灣部分産品在大陸市場的佔有率如下:人造纖維絲39.8%,塑膠製品佔24.2%,人造纖維棉佔22.4%,鋼鐵佔22.2%,照相儀器佔19%。


    入世後,兩岸農産品貿易出現新發展。依臺灣“農委會”公佈的海關進出口貿易資料,2002年上半年,臺灣輸出大陸的農産品為28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5%,其中,水産品、林産品及農耕産品的出口均增長50%以上。同期,臺灣從大陸進口農産品達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2%,其中甲殼類水産品及製品增長3倍以上,酒類進口也近3倍。兩岸農産品貿易結構有較大差異,臺灣對大陸出口以畜産品為主,上半年出口額為1958萬美元,佔出口總值的80%以上;臺灣從大陸進口主要為農耕産品,進口達9211萬美元,佔進口總值的59%。


    (二)大陸産品紛紛打入島內市場及臺資企業産品擴大回銷


    2002年入世後,臺灣當局擴大開放大陸産品進口範圍,並決定每半年由政府定期主動檢討開放程度,企業也可就特定項目向“經濟部國貿局”提出開放申請,“國貿局”每兩個月審查一次申請案。2月與11月,臺“經濟部”先後開放2058項與316項大陸物品進口,至此累計開放進口大陸物品項目達8044項,開放比例達75.7%,其中農産品開放比率近60%,工業産品開放比率近80%。但相較對其他地區的開放比率在95%以上,對大陸産品進口仍有較多限制,且多是大陸較具競爭力的産品。


    另外,受美國西海岸罷工及港口關閉的影響,臺灣從美國進口玉米等大宗穀物漲價,在臺灣養豬企業的要求下,臺灣“經濟部”決定自10月10日到12月底彈性開放大陸玉米進口。隨後臺灣養豬業合作社聯合社迅速通過中華食物網計劃採購12500噸大陸玉米;11月,三井商社通過吉林糧油集團從大陸進口22000噸玉米,這是大陸大宗穀物首次出口臺灣。


    入世後,臺灣開放大陸啤酒進口後,在臺灣島內市場引起極大震動。青島啤酒在4月中旬首次進入臺灣,市場銷售良好。到8月底,青島啤酒在臺灣銷售量達到21000噸,市場佔有率達到7.5%。金威啤酒在島內第二周銷量就增長3倍,由1萬箱增為3萬箱。隨後,北京燕京啤酒進入臺灣市場,福建的惠泉啤酒也為進入島內鋪路。臺灣本地啤酒與歐美啤酒面對大陸啤酒的進入,積極應戰,市場競爭激烈。


    2002年7月1日,臺灣正式開放大陸香煙進口後,大陸香煙首次進入臺灣市場。雲南紅塔山牌香煙由臺灣合路國際公司代理在臺銷售,並投資1.5億元新台幣在臺連鎖店銷售。大陸紅雙喜牌香煙也依“大陸煙草,香港製造”的模式,由富鬱國際公司代理于7月初打入臺灣市場。另外,中華、中南海與大紅鷹等大陸知名品牌香煙也紛紛計劃通過香港與澳門進入臺灣市場。儘管因口味差異及宣傳力度等因素,大陸香煙效果遠不如大陸啤酒暢銷,但未來潛力不可低估。


    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壯大後,又進入島內發展,引起新的市場競爭。儘管臺灣對大陸産品回銷臺灣仍有限制,但隨著入世後臺灣政策的開放,大陸臺資企業産品進入臺灣或重新在島內佈局發展。在大陸創出品牌的臺資企業洽洽牌瓜子在臺市場銷路良好,帶動島內瓜子類産品銷量大幅增長3倍。統一超商從大陸引進試銷的北京栗子也十分暢銷。尤其是大陸臺資企業頂新集團通過進口大陸部分原料及在臺加工,于12月初正式推出在大陸創出知名品牌的“康師傅”速食麵,以低價銷售,引起市場震動。頂新集團計劃在兩年內在臺推出所有速食麵産品,三年內攻下臺灣20%的速食麵市場,六年內收回所有投資。“康師傅”的低價回臺銷售,引起同業競爭對手統一集團的回應,決定投資10億元新台幣,並打折銷售。預計未來島內市場競爭將更激烈。


    (三)兩岸貿易爭端浮上臺面


    入世後,原本存在的兩岸經貿糾紛問題逐漸浮上臺面,反傾銷與建立防衛機製成為兩岸經貿發展面臨的新問題。2002年3月23日,大陸外經貿部公告俄羅斯、韓國與臺灣等冷軋鋼品及扁軋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接著3月30日,大陸又對臺灣等聚氯乙烯(PVC)産品提出反傾銷調查,5月24日宣佈對從臺灣等地進口的部分鋼産品實施臨時性保障措施。這是大陸入世後第一次對臺灣産品向大陸傾銷展開調查與實施臨時性保護措施,格外引人注目。


    為避免將兩岸貿易爭端複雜化,兩岸民間行業公會積極協商,希望妥善解決這一爭端。臺灣區鋼鐵公會與大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2月初就兩岸鋼鐵貿易糾紛在臺北達成四項共識。一是兩岸鋼鐵産業應就不銹鋼板材、熱軋薄板、冷軋薄板、彩涂及鍍鋅板等五種産品加強溝通,並協商雙邊未來在自律之基礎上,使雙方皆能互利。二是臺灣地區鋼鐵公會應建議主管機關取消進口鋼産品的負面表列措施。三是兩岸應定期或不定期互相交換雙邊鋼鐵工業結構改變及投資狀況,並促進雙方這合作投資。四是針對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建設設計,兩岸鋼鐵産業應加強聯絡並研究合作方向。6月初,臺灣區鋼鐵業公會前來北京,與大陸鋼鐵工業協會展開協商,就大陸實施臨時性防衛措施達成一系列協議,並建議臺灣當局不要引用政府間的談判機制,讓民間出面解決。


    為解決兩岸貿易糾紛,大陸從大局出發,在年底前正式錶示兩岸駐日內瓦的代表可以針對特定議題進行咨商。11月25日,外經貿部長石廣生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目前兩岸確實沒有一個正常的經貿交往關係,但兩岸都是WTO成員,兩岸駐日內瓦的代表就特定議題進行咨商,應是可行的”。12月12日,海峽兩岸依WTO有關規定,在日內瓦就大陸採取的“部分進口鋼品防衛措施”舉行諮商,儘管未達成結論,但卻標誌著入世後兩岸貿易發展及兩岸商務接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二、2002年臺商對大陸投資形勢回顧


    入世後,在大陸市場開放的同時,臺灣當局也適當放寬臺商對大陸投資政策。臺灣“經濟部”于2002年4月修正公佈“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第七條,將臺商赴大陸投資産業別項目由現行“許可類、禁止類與專案審查類”正式調整為“禁止類”與“一般類”;同時公佈“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製造業及農業禁止類之産品項目”清單,列為禁止類的製造業減為106項,農業産品項目減為436項,而農工産品改列為一般類的産品項目達到8163項(製造業7087項,農産品1076項),産品開放比例高達93.82%。同時,對各界關注的是否開放臺灣半導體産業即8英寸晶片赴大陸投資事宜,經過一番激烈的政治鬥爭與妥協,臺灣“行政院”于3月29日宣佈有關開放8英寸晶片廠赴大陸投資設廠的政策説明:將在有效管理及建立相關配套措施前提下,進行小規模、低度開放;開放項目以舊有設備(含8英寸及8英寸以下)作價投資者為優先,新設備2年後再議;採總量管理方式,至2005年前以核準赴大陸投資3座8英寸晶片廠為上限。條件是,申請赴大陸投資廠商須在島內有相對投資及技術提升,即須在完成12英寸晶片廠建成並達成量産後才能提出申請。同時,臺灣當局開放臺商可直接赴大陸投資,不必經過第三地。


    在市場與政策的開放下,2002年以來,臺商繼續擴大在大陸投資。依臺灣“經濟部”統計,1-10月,批准臺商對大陸投資金額達30.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佔了臺灣對境外投資的一半以上。另外,為掌握臺商對大陸實際投資情況,臺灣“經濟部”自7月1日起要求臺商補辦登記,到11月8日,累計受理廠商投資補辦件數共3097項,投資金額19.6億美元。其中,上市上櫃公司赴大陸投資持續增加。到2002年9月底,赴大陸投資的臺灣上市與上櫃企業達567家,累計匯出金額達1248億元新台幣。依大陸統計,2002年1-11月,臺商對大陸投資項目為4385個,協議臺商投資金額為60.5億美元,實際投資額為35.8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9.7%、3%與30.8%。


    臺商對大陸投資還出現一些新的趨勢與變化。


    (一)臺商投資領域拓寬,涉及面越來越廣


    一是製造業仍是投資最大行業。2002年前10個月,臺商主要投資行業為電子業(佔40%),基本金屬(佔9.3%),塑膠製造業(6.3%)。在製造業領域,對高科技與資本密集行業的投資比重進一步增加,而且範圍擴大,除對電子資訊産業及半導體等高科技産業投資持續增加外,對頗具前景的生物科技投資有明顯增加趨勢。


    二是臺灣零售業與物流業等紛紛進入大陸。入世後,大陸市場的開放,臺灣零售業與物流業紛紛擴大或進入大陸市場佈局。已在大陸投資連鎖店的臺灣大潤發完成華東與華南的市場佈局後,決定以武漢為華中總部設立20多家據點,計劃將目前在大陸近30家連鎖店,增至2005年的200家左右。已有50家分店的好又多計劃在2003年突破100家;特易購計劃通過收購大陸超市的方式擴大在大陸佈局。頂新集團的樂購超市已達17家,計劃2003年增加至近30家;大潤發超市分店已近40家,仍繼續擴張。臺灣大榮貨運在完成七大沿海城市物流據點後繼續規劃在大陸的佈局,遠翔、永儲與山隆等也與大陸展開闔作。


    三是臺灣房地産業繼續大舉西進。看好大陸日益興隆的房地産市場及西部開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龐大商機,臺灣房地産業擴大對大陸房地産業的投資。到2002年6月底,正式通過臺灣“經濟部”批准匯往大陸投資房地産業的資金近40億元新台幣,主要投資企業包括了潤泰創新國際、龍邦開發、長谷建設、信義房屋等。另外,臺商對基建與道路等工程項目投資增多等。


    四是醫療、教育、出版等領域的投資也在發展。2002年以來,臺商對醫療、教育、出版等領域的投資與合作增多,未來可能成為新的趨勢。臺灣當局也制訂“臺灣地區醫事人員赴大陸地區執業許可辦法”,計劃開放臺灣醫療專業人員赴大陸從事醫療事業。臺灣出版業物流公司雨各物流公司繼續擴大在大陸的市場,農學社與品誠等也紛紛跟進。


    (二)臺商投資區域正在出現新的調整


    臺商對大陸投資,儘管仍以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為主,但出現一些新的區域佈局趨勢。一是對東北投資有明顯增加。到2002年年中,臺商在遼寧省投資項目累計2300多個,協議投資金額29億美元,實際投資金額達15億美元,投資領域涉及機械、電子、輕工、紡織與農畜産品加工等。其中兩個大型臺商代表團赴遼寧考察與洽談投資,在瀋陽與大連簽署投資項目58個,協議投資金額近8億美元。二是加快西部地區的投資。一些臺商抓住西部開發的大商機,積極增加在西部的投資或參與西部開發的工程項目。三是對華北及勃海灣地區的投資有較大增加。四是對原先投資較少的安徽與江西等投資出現大幅增加。依安徽省統計,上半年新批准臺商投資項目與合同利用臺資金額分別較上年增長18%與11倍。其中,臺灣水泥業對安徽與江西的投資增加較大。


    (三)臺商投資進入全面收穫期,匯臺資金明顯增加


    2002年以來,不僅臺灣電子業在大陸獲利上升,如第一季度鴻海與臺達電分別盈利1.7億元與6.1億,而且許多傳統産業企業在大陸盈利豐厚,股市看漲。依上市公司向臺灣“證期所”申報的上半年資料顯示,傳統産業在大陸獲利顯著,裕隆盈利10.8億元,正新盈利9.1億元,統一盈利7.7億元,巨大、遠紡與南亞等上市公司盈利也在2億元以上。同時,在大陸投資的臺灣上市上櫃企業成為臺灣島內母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與臺灣股市的中堅力量,如聯強電子在大陸的盈利佔海外總盈利的70%左右。大陸概念股成為支撐臺灣股市的重要力量。在11月份國際股市走低的情況下,由於兩岸“三通”熱及臺資企業在大陸盈利豐厚,導致臺灣股市出現逆向反彈,特別是在大陸自創品牌的燦坤、大霸、櫻花與裕隆等股票漲幅巨大。


    2002年以來,在臺灣當局政策的引導下,臺商在大陸投資收益匯回臺灣有明顯的增加趨勢。依臺灣“證期會”統計,投資大陸的上市上櫃公司在2002年第三季季度匯回臺灣的投資收益達6.8億元新台幣,較上半年累計匯回臺灣的2億元大幅增長。


    三、2002年兩岸經貿合作形勢回顧


    2002年以來,兩岸經貿合作出現許多新的發展。


    (一)兩岸油品領域合作取得重要進展


    兩岸公營石油企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兩岸入世後終於有所突破。2002年5月16日,臺灣“中油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正式簽署協議,雙方合作在臺灣海峽中線合作探油,揭開兩岸公營企業合作的序幕。8月,中國海洋石油公司與臺灣“中油公司”簽訂南日島盆地聯合開發協議,預計投資2250萬美元鑽探1至2口井。


    同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臺灣“中油公司”與大陸中國石油暨天然氣總公司下屬的中聯油新加坡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臺灣“中油公司”自2002年9月起代為大陸石油天然氣公司代煉原油,年底前代煉的首批柴油與燃料油等經第三地運回大陸,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新模式。12月,臺灣“中油公司”決定與大陸中石化集團下屬的長城潤滑油公司合作,通過使用長城公司的油庫及行銷渠道拓展其在大陸的潤滑油市場。


    (二)兩岸生物科技交流與合作趨熱


    生物科技産業不僅是臺灣與大陸確立的重點高科技産業,也是前景看好的新興科技産業,已成為兩岸産業合作的重要目標。2002年以來,兩岸之間生物科技交流與合作逐漸增多與活躍,連續舉辦多個相關研討會。其中8月在臺北舉辦了“兩岸生物科技産業交流現況及其影響座談會”,吸引兩岸生物科技界同行探討兩岸生物科技業的合作問題。臺灣一些生物科技企業與大陸加強合作研發或生産,臺灣生物科技流通企業生達、生春堂、亞洲基因等公司開始評估大陸市場的經銷體系,為進入大陸市場熱身。


    就在兩岸企業界積極探討與尋求合作商機之時,臺灣財經部門開始有意推動兩岸生物科技産業的合作,臺灣“經濟部”于2002年3月提出兩岸生物科技産業合作構想,這是臺灣官方首次推動兩岸科技産業合作的舉動,將為兩岸生物科技産業的合作創造條件。


    (三)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步伐加快


    入世後,兩岸金融政策的開放,臺灣金融保險積極在大陸設點卡位。2002年以來,大陸先後批准臺灣4家銀行在大陸設立辦事處。3月,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准臺灣世華與彰化兩家銀行分別在上海與昆山設立辦事處;9月批准臺灣合作金庫與華南銀行分別在北京與深圳設立代表處,這4家銀行已先後正式設立辦事處。其中,合作金庫是第一家在大陸設立辦事處的公營銀行。同時,臺灣保險業繼續爭取在大陸市場的佈局。繼2001年大陸批准4家臺灣保險公司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後,2002年又批准多家臺灣保險公司設立辦事處,其中,臺灣國泰金融控股公司下屬的國泰人壽公司在成都設立辦事處,國泰産險公司在上海設立辦事處。同時,臺灣“財政部”首次批准臺灣國泰人壽公司赴廣州設立子公司。


    在入世後的新形勢下,臺灣當局加快開放兩岸金融機構直接通匯,于2001年開放臺灣地區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或稱境外金融中心)與大陸地區金融機構等進行直接金融業務往來後,于2002年2月開放臺灣外匯指定銀行(DBU)與大陸銀行直接辦理匯款及進出口外匯業務。8月2日,臺灣修正公佈“兩岸金融業務往來許可辦法”,開放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辦理臺商的授信貸款等業務。到12月初,已有20多家外匯指定銀行(DBU)申請辦理直接通匯業務,30多家銀行國際金業務分行(OBU)申請對臺商辦理授信貸款及應收賬款業務,但由於審查程式複雜,臺灣“財政部”還沒有核準一家OBU或DBU開辦相關業務。


    2002年7月初,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准商業銀行與臺灣銀行直接通匯。隨後,臺灣許多銀行與大陸銀行展開直接通匯的“密押交換”,為直接通匯做好準備。7月16日,中國工商銀行廈門分行與臺灣銀行完成第一筆直接向臺匯款業務,宣告兩岸直接通匯正式開通。


    直接通匯大大縮短兩岸之間通匯時間,節省中間環節的手續費,還可方便臺商資金調度。依臺灣統計,到2002年8月底,全體OBU非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增加至130.7億美元,較政策開放前增長14.2%;累計到9月底,臺灣共核準57家OBU辦理兩岸金額業務往來,其中到8月底臺商通過OBU進行兩岸匯款的總金額為16億美元,較開放前增長351%。


    另一方面,大陸銀行也準備進軍臺灣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已正式授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與福建興業銀行赴臺設立辦事處的申請,但臺灣當局尚未批准。


    (四)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持續發展


    2002年以來,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出現新的形勢,尋求入世後的合作機遇,兩岸先後舉行多次重大研討會。其中11月大陸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臺灣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兩岸農業論壇”,就加入世貿組織後兩岸農業合、農業政策調整、農業科研、農業産品品質與提升農業競爭力等議題進行討論,尋求合作。同時第六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海峽兩岸農産品洽談訂貨會”在福州舉行,設有臺灣展區,包括臺灣企業及大陸臺資企業在內的海內外企業參展。臺灣農産品也首次進入上海等地參展。臺灣農産品也通過多種方式進入大陸市場,臺灣也開放大陸雜糧與特案開放玉米等進口。


    臺灣農企業繼續尋求在大陸的合作與佔領市場。統一企業在青島已設立一家飼料公司,2002年11月又與日商及大陸企業合作簽約,投資數十億新台幣,在青島投資成立三統萬福(青島)公司,配合其在大陸飼料事業的資源與優勢,進軍大陸雞肉市場,部分産品將外銷日本。臺灣糖業公司除蘭花已在大陸有較大發展外,其培育的蔗苗也在大陸市場熱銷,價格高出臺灣幾十倍,在廣西與雲南等地都開始有大面積種植。


    四、2002年兩岸“三通”形勢回顧


    2002年,“三通”議題成為兩岸間的關注熱點。儘管未有重大突破,但在多方面獲得進展。


    大陸方面積極推動兩岸直接“三通”,倡導兩岸民間協商解決。臺灣島內關於“三通”的鬥爭及主導權的爭奪更加激烈。陳水扁一方面聲稱“兩岸三通是必走之路”,要“授權民間商談三通”事宜,但又設置新的障礙,繼續拖延“三通”;島內在野的國民黨與親民黨積極推動修法,希望將“直航條款”納入“兩岸關係條例修正草案”,推動直接“三通”,儘管未有實質性的進展,但給臺灣當局造成更大的開放壓力,並最終達成“包機直航”。


    (一)兩岸海上通航繼續發展


    海峽兩岸海上通航儘管未有重大突破,但“試點直航”穩步發展,兩岸三地定期航線擴增。依臺灣統計,2002年1-9月,兩岸“試點直航”運輸船次達745艘次,運輸42萬個標準箱,均較上年穩定增長。兩岸航運公司經營的兩岸三地定期航線進一步擴大,繼2002年6月福州馬尾榮華海運公司(臺灣華崗商務公司持股40%)開始經營高雄--基隆經石垣島到福州每週一航次定期航線後,山東海豐航運公司向臺灣航業公司租艙經營高雄--基隆經石垣島到上海、青島、煙臺的每週一次定期航線也于7月正式開通。到2002年年末,共有18家航商經營兩岸三地定期航線。另外,2002年11月10日,麗星郵輪白羊星號運裁臺灣700多名旅客從基隆出發,經灣靠石垣島于12日直達上海,實現了臺灣與上海兩岸中斷50多年來的首次客運。


    大陸加強了海峽兩岸定期航運管理。交通部于10月起對違規運輸兩岸貨運的外籍商船展開清理後,12月4日又公告“關於加強臺灣海峽兩岸不定期船舶運輸管理的通知”,決定自2003年1月起,經營海峽兩岸定期船舶運輸,須為兩岸四地登記註冊與兩岸四地資本的船公司,除非特殊需要不允許使用外國船公司船舶。據估計,這一政策實施後,外籍輪退出這一市場,有利兩岸船舶公司爭取臺灣自大陸進口超過4000萬噸的散裝進口貨運。


    面對大陸上海港與深圳鹽田港的發展及對高雄港的壓力,臺灣“交通部”在12月初完成“臺灣地區整體國際港埠五年發展規劃”,主張全面開放兩岸直航,並將高雄港、基隆港與臺中港列為兩岸直航的重點發展港口。


    (二)兩岸空中間接通航有所進展


    經過一年多時間七次談判的艱苦努力,臺港雙方(臺北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與香港國泰、港龍航空公司代表)終於在2002年6月29日晚達成協定,並簽署新航約即“有關臺港之間空運安排”,臺港航空公司得以按新的安排繼續經營臺港航線,同時香港港龍航空公司也開始經營經香港的兩岸“一機到底”通航模式。7月22日,香港港龍航空公司率先啟動了臺北--香港--上海的“一機到底”航線,成為第一家提供內地和臺灣之間經香港的“一機到底”的航空公司。


    兩岸三地航空公司展開積極合作,爭取兩岸直航商機。臺灣長榮航空公司與港龍航空公司,取代港龍在臺灣中正機場的地勤代理業務。臺灣華航公司則與臺灣旅遊公司合作,推出價格更低的“自由行套裝行程”,推行“一票到底”服務即兩岸商務旅客柯以購買到上海、福州、廈門三地的定點“聯程票”,實現從臺北經香港到第三地的“一票到底”旅程。


    特別是經過臺灣民間與“立法委員”的努力,臺灣“行政院”于12月4日通過“大陸臺商春節返鄉專案”,開放臺灣航空公司申請春節期間(2003年1月26日至2月10日)間接“包機直航”,大陸航站為上海浦東或虹橋機場,臺灣則為中正或高雄小港機場,但飛機須在香港或澳門停降。儘管這一措施未能突破兩岸空中直航,但畢竟臺灣航空公司可以飛行大陸,是兩岸直接“三通”的一個重要進展,為未來兩岸空中直航創造條件。


    (三)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及澎湖地區的通航通商有重要發展


    由於“小三通”進展不如預期,臺灣當局在民間壓力下不得不對政策進行調整。2002年7月底,臺灣“行政院”修正“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1)適度放寬人員轉机,福建臺商及家屬可經金門轉机兩岸;臺灣民眾可經金馬往返大陸進行宗教及其他專業交流(2)有限度開放臺灣貨品單向轉机大陸,即産品主要供福建臺商所需;(3)金門與馬祖可進口大陸農産品;(4)專案實行澎湖與福建的通航。


    這一政策調整後,福建沿海與金馬地區的通航與通商取得重要進展。廈門與金門航線的固定船班持續增加。福建“新集美號”于年底前加入廈門與金門兩地直航班輪。到年底,營運金廈航線計有大陸的“鼓浪嶼號”、“同安號”、“新集美號”、“金龍號”以及“東方之星號”等7艘客船,總座位1702個。2002年春節,金廈與兩馬實現臺商轉机。2003年1月起,兩馬實現定期航班,預計每週2個航班。


    在原廈門、馬尾與金馬地區直航的基礎上,泉州、南安等地也加入直航金馬地區。國務院正式批准泉州港為對臺通航港口,成為繼福州與廈門之後第三個對臺“小三通”港口。2002年9月30,經批准的泉州豐澤船務公司兩艘貨運直航船舶之的“泉豐169號”船首次實現泉州、金門貨運直航;11月又實現了泉州、馬祖的貨運直航。11月18日,福建南安市輪船公司的“成功17號”貨船由南安市石井港載運建材直航金門料羅港,正式啟動南安到金門的貨運新航線。


    馬尾與馬祖間民間經濟交流與合作取得重要進展。到2002年8月底,先後共有67個團組4000多人次在兩馬地區間之間實現了直接雙向交流活動。9月,福州馬尾經濟交流合作中心在馬祖與馬祖經貿文化交流聯誼會簽訂協議,福建三木集團與馬祖八閩旅行社公司計劃在馬祖合作開發建設佔地30畝、投資500萬美元的三星級賓館及在馬尾投資興建馬祖商城等5個合作項目,標誌著兩馬地區經濟交流與合作有重要突破。


    另外,福建沿海與金門地區的通航擴大到澎湖地區。


    (四)兩岸通郵通電量大幅增長


    在兩岸民間往來與經貿關係發展的背景下,兩岸的函件往來與通電大幅增長。依臺灣統計,2002年1-9月,兩岸函件往來達1118萬件,較上年增長23.7%,其中臺灣寄往大陸的函件601萬件,增長69.1%,但大陸寄往臺灣的函件為517萬件,下降5.7%;大陸打到臺灣的電話次數為12316萬次,計34641萬分鐘,分別較上年增長40.6%與43.2%;臺灣打到大陸的電話次數為15105萬次,計52515分鐘,分別增長39%與49.2%。


    五、2003年兩岸經貿關係展望


    2003年,儘管全球經濟復蘇遲緩,臺灣經濟增長有限,但入世後,大陸經濟的持續發展與市場開放所提供的商機,仍將帶動兩岸經貿關係的大發展。


    兩岸貿易有望保持高增長。2003年,大陸經濟增長有望接近8%,外貿總額將達到6800億美元,所帶動的市場商機龐大,從臺進口將繼續保持高增長,預計從臺灣進口額將達到近400億美元。同時,由於臺灣對大陸産品管制減少,開放範圍增加,也將帶動大陸産品對臺出口的增長,出口額有望突破80億美元。相應的,兩岸貿易産品結構將發生新的變化,臺灣對大陸的電子産品、石化産品與工業原料將有大的增加,大陸工業製成品及農産品等産品將逐漸增加。


    臺商對大陸投資仍會持續增加。臺灣投資環境的惡化與大陸市場開放,將促進臺商繼續擴大在臺灣的投資。依臺灣“經濟部”11月公佈的近2000多家海外投資的廠商調查發現,75%在大陸投資,未來更有77%的廠商選擇在大陸投資。投資區域仍會以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為主體,不過對華北、東北、西北、華中地區的投資將有較大發展。投資産業雖仍以製造業為主,但對服務業、商業與金融保險領域的投資將會有較大增加。臺灣大企業將繼續在兩岸之間進行分工佈局,兩岸經貿合作的模式將會有新的發展。在臺灣大型集團或公司2003年的投資與營運計劃中,大陸成為基重點佈局之一,尤其是被視為“大陸內需成長股”的紡織化纖、食品、汽車、水泥及石化業的龍頭企業如台塑集團、裕隆集團、新光紡織、臺水泥企業集團、遠東集團、遠雄國際集團與嘉新水泥集團等均將來年投資重心指向大陸。


    兩岸“三通”可望有新的突破。大陸在“三通”問題上的政策更加靈活與務實,得到海峽兩岸各界的廣泛支援,2003年大陸仍將繼續大力推動兩岸“三通”。2003年,臺灣領導人大選將逐漸拉開序幕,各政治勢力在兩岸“三通”問題上的主導權之爭將更趨激烈,為了爭取更多的中間選民與工商企業界支援,臺灣當局將會對兩岸“三通”政策作出較大調整。同時,臺灣經濟復蘇緩慢,“三通”嚴重制約著臺灣經濟的持續發展及島內外企業在兩岸的佈局,也不利於海內外企業在臺設立營運總部與研發中心與高雄港的競爭力提高,也將促使臺灣當局在“三通”問題上作出開放性的調整,尤其是海上與空中直航方面可能會有所突破。


    (本文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