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借閱兵壯膽

時間:2007-12-29 13:30   來源:--台灣網綜合

  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的腐敗統治。1949年蔣介石敗逃臺灣後,臺灣每年都會紀念“雙十節”。

 

  在紀念活動中,臺當局也大張旗鼓搞過一些閱兵式。但到了1988年,李登輝開始大力推動“漸獨”、“暗獨”政策,因此除了1991年臺當局舉辦過代號為“華統演習”的閱兵活動外,在各界要求下,“雙十節”閱兵活動就從臺灣政治舞臺上消失了。

 

  可是,今年“雙十節”來臨之前,臺灣媒體傳出消息稱,在陳水扁的直接要求下,臺灣軍方將在10月10日舉行所謂“綜合性軍種聯合操演”,説穿了,就是閱兵式。

臺軍E-2T預警機飛行員

  2300人集訓45天

  “神龍小組”高空跳傘

  10月4日,此次閱兵式的負責人之一、臺軍陸軍第六軍團指揮官吳斯懷中將在記者會上表示,臺軍在今年的閱兵活動中,將編成地面、空中及勤務支援3個任務部隊,共計2300人,各式戰機70架、各類戰車與導彈(車)213輛,參演部隊已從8月14日移駐新竹湖口基地,實施45天的集中強化訓練。

  據臺灣媒體報道,此次閱兵的表演時間為28分鐘,其中將進行空中分列式、地面車輛分列式和臺軍“神龍小組”的高空跳傘。此次演練的名稱,定為“同慶操演”。

  在閱兵式的3階段表演中,空中分列式將依照往年慣例,分成直升機隊、慢速機隊與快速機隊,而臺空軍為討當局歡心,可謂是精銳盡出,臺軍現役所有主戰裝備都將出動,包括AH1W直升機、CH47SD直升機、S-2T反潛機、E-2T預警機與F-16、IDF、幻影-2000戰機等,總數約70架。

  屆時,S70C救護直升機將首先登場,後面緊跟著各式各樣直升機,由南向北展開空中分列式。接著出現的是空軍預警機E-2T、海軍反潛機S-2T,還有C130運輸機。此後粉墨登場則是臺軍第二代戰機,包含F-16、IDF,以及有著明顯三角翼特徵的幻影2000。最後出場的是AT3教練機,它們到時會在空中進行拉煙表演,為閱兵式助興。

  而地面分列式主要展現臺灣現役導彈與通信裝備。導彈部分有陸軍使用的拖式反裝甲導彈、標槍反裝甲導彈;空軍使用的愛國者防空導彈、“劍-1”防空導彈、天弓防空導彈;另外,據説臺軍的王牌之一“雄風-2”導彈車也將出現在遊行行列。

  而地面部隊的車輛方面除了陸戰隊兩棲突擊車外,其餘都是輪式車輛,包括憲兵機車連、雲豹八輪裝甲車、通信車、工兵車與M3浮門橋車等。

  最後的高潮部分是高空跳傘。據報道,由10名臺軍陸軍特種部隊“神龍小組”的男女教官擔綱表演。他們將搭乘CH-47SD運輸直升機以“之”字型向臺“總統府”降落,而且表演時間精確到秒,總計6分51秒。

  看家本領統統擺上臺面

  今年目標是想嚇阻大陸

  此前,臺當局曾搞過18次“雙十節”軍事操演,演習代號除1961年要準備反攻大陸而以“復興演習”為名,以及1988年李登輝上任、郝柏村主導定名為“光武演習”之外,其他演習代號,非“華”即“漢”。如1963年的“復漢演習”、1964年的“興漢演習”、1975年的“大漢演習”、1981年的“漢武演習”、1991年的“華統演習”等。

  不過,隨著李登輝“臺獨”野心的逐漸暴露,臺軍這種與大陸有關的閱兵活動也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

  今年的閱兵,與過去相比有了許多不同。首先,演習的名稱已經徹底“去中國化”了,不再有與大陸或者中華有關的字眼,而改為相對模糊的“同慶”二字。

  其次,參演武器裝備的性能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前,臺軍展示的武器裝備,除了曇花一現的昆吾反坦克導彈外,大都是美國軍援的老舊裝備。而此次除3種二代主戰戰機外,地面分列式中,陸軍更將兩部首度亮相的“量産型”雲豹八輪裝甲車編入隊伍中,海軍陸戰隊的AAVP7兩棲登陸突擊車則是2001年美國宣佈售臺的裝備。

  參演裝備的主角“雄風-2型”導彈1991年研發成功,這次臺軍再次展出的該型導彈,不但功能強化,而且更有機動發射的能力;而陸海軍的機動雷達、工兵浮橋等,也都是臺軍新一代主戰兵器。不僅武器裝備先進,就連參演部隊都十分特別,過去很少曝光的臺軍陸戰隊兩棲偵搜部隊、陸軍特戰部隊及“神龍小組”,也都將在“同慶操演”中亮相。

  臺軍此次之所以將看家本領都擺上臺面,目的很簡單,就如臺“國防部長”李天羽所言,今年的表演就是為了達到“另類的有效嚇阻,可讓大陸知道臺灣不是玩假的”。

  臺軍先進武器紕漏不少

  陳水扁勞民傷財受指責

  不過,雖然臺軍精銳盡出,但客觀而言,讓臺軍高層洋洋自得的這些所謂先進武器其實都是中看不中用。且不説已經服役十幾年的F-16A、幻影2000以及“經國號”戰機,已經無法和解放軍的蘇-27、蘇-30和殲-10等在同一層面競爭,就連其視為王牌的“雄風-2型”導彈也都有不少紕漏。

  “雄風-2型”導彈最早其實是1983年臺灣倣照美國的捕鯨叉研製的一種反艦導彈,其核心技術是30年前美國老導彈的盜版,而且主要部件也都是拼湊而成。如此組裝的産品,存在系統不相容、性能不匹配等許多問題。

  軍事專家指出,即使是臺軍的撒手锏“雄風-2E”巡航導彈,也存在可靠性不佳、維護困難、精度較差以及有效載荷偏低等問題,因此就算是這些臺軍所謂的尖端武器在“雙十節”閱兵中悉數登場,在明眼人看來,也不過是臺軍拿來嚇唬人的。正因為如此,此次閱兵被島內媒體評論為陳水扁下臺之前過的一次幹癮。

  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16年前當陳水扁還是“立委”時,曾在“國防委員會”發表了一篇措辭強硬的質詢稿,痛陳舉辦閱兵的種種不當。他批判閱兵是法西斯國家的最愛,民主國家應該歡樂慶祝“國慶”,擴大閱兵是既勞師動眾又勞民傷財。那一年以後,臺灣真的就不再舉行閱兵。但誰能料到16年後,恢復閱兵的竟是同一個人!

  臺灣《中國時報》的社論就質問陳水扁,若是拿陳“立委”當年的這篇質詢稿去質詢現在的“陳總統”,他會怎樣回答呢?

  更可笑的是,陳水扁為了平息外界的批評,還自欺欺人地稱如果不走正步,閱兵就不是閱兵,而是“國防”表演。殊不知,根據正式的軍事術語,閱兵的形式就分為“檢閱”和“分列式”兩種。至於分列式中徒步部隊是不是踢正步根本不是重點,這跟是不是閱兵完全無關。臺灣《聯合報》就此發表文章指出,有很多國家閱兵不踢正步,譬如美國和英國,誰能説他們不是閱兵?

編輯:趙穎芳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