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
 
 
  來源:      日期:2003-01-14 10:25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這要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在全社會認真貫徹。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這一重要論述實際上提出了新型的社會主義勞動觀念。牢固樹立新型的社會主義勞動觀念,對於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勞動的形態和內容的發展變化是由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所決定的。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深刻揭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運作特點和基本矛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包含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至今仍然對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一百多年來,人類社會的生産力水準和經濟社會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先後掀起並完成了科技、企業組織形式、管理等的革命,大大擴展了傳統的勞動形態和內容,出現了科技勞動、現代服務勞動等新型勞動形態,管理勞動也成為一種獨立的勞動形態。這些勞動與生産勞動一樣也創造價值,而且它們在價值創造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所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人類的貢獻也越來越大。十六大報告強調,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複雜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這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豐富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階層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仲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他們中的廣大人員,通過誠實勞動和工作,通過合法經營,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和其他事業作出了貢獻。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産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個人財産也不斷增加。隨著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整個社會的富裕程度將會進一步提高。這是符合社會主義發展目的的。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使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者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産、有多少財産作為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與落後的標準,而是“主要應該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看他們的財産是怎麼得來的以及對財産怎麼支配和使用,看他們以自己的勞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作的貢獻。”只有這樣,才能最廣泛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十六大報告強調,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們都要團結,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這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符合實現黨在新時期歷史任務的要求,也是實現全社會共同富裕的需要。
  因此,我們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通過改革與創新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援人們幹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