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述評:艱苦奮鬥建小康
 
 
  來源:      日期:2003-01-05 13:08

    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種條件都比較好,又處在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在通往全面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
  儘管我國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但與全面小康社會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根據我國國情,我們要建設的全面小康社會只能是一個節儉型的社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必須要勵精圖治、艱苦奮鬥,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是一個剛起步的小康社會,到2000年底,每人平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到2002年底達到960多美元,仍屬於中下收入國家的水準。按照全面小康的目標,到2020年,每人平均GDP將超過3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準。國情研究專家胡鞍鋼指出,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農村人口占世界農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農業勞動力佔世界總量的十分之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然使農業勞動力人口下降,農業勞動力如何轉移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中國最大的特點是發展不平衡,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水準差距較大。現階段是一個發展不均衡的小康社會,主要表現是城鄉差距特別大,大城市和縣城之間的差距比較大。像上海和深圳這樣的城市,每人平均GDP已經達到4000美元,不僅遠遠超過了小康的標準,而且達到了全面小康的標準。同時,有一部分縣還沒有達到小康水準。到2000年,我國還有近3000萬人沒有完全解決溫飽問題,城鎮也有近2000萬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還有一部分人口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尚未達到小康。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標誌是基本實現工業化。從總體上説,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實現工業化仍然是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淮説,在過去200年工業化發展當中,從1792年法國大革命算起,發達國家只不過把7億人口帶入了工業化。而這200年人類經歷了多少不公正、奴役、歧視、戰爭、掠奪,才有了這7億人。我們現在用前二十年和後二十年時間,把13億人帶入工業化,並且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進入工業化,這個難度是前所未有的。這就要求我國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要有突破,要把工業化和城市化結合起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除了經濟方面的指標外,還要求在社會、政治、道德、環境等各個方面水準的提高,而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黃平認為,目前,我們還只是初級的、偏重於物質消費的低水準小康。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是每人平均收入達到多少美元,更重要的是,人們的精神、道德生活品質、所享受的民主權利,以及人與環境關係的改善,人的全面發展。
黃平指出,十六大報告提出社會全面進步,以保證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享受發展成果,這就是説,小康不只是一個物質或經濟的概念,更不是一種揮霍、浪費的生活方式。初級階段還會很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不是一天兩天,即使水準提高了,也有個資源約束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城鄉、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進一步緩解農村貧困,擴大城鎮就業。在這個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水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共用發展成果。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與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已經有了處理好基本的社會公正、調節收入差距的物質基礎,下一步是要在社會政策方面具體落實。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過大,並處於向工業化和城市化轉變的過渡期,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後不可忽略的任務,盡可能實現充分就業是事關全面小康目標實現的關鍵一環。由於中國處於新舊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下崗失業群體數量龐大,就業形勢顯得很嚴峻。在擴大就業的同時,還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低收入者解決生存權問題,消除絕對貧困,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左己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起比較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並實現較充分就業。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生産力得到大解放,我國已有幾十種産品的絕對産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每人平均佔有的産品數量還很低。從每人平均水資源、土地資源、能源資源和礦物資源等各方面來看,除個別礦産資源高於其他國家之外,絕大多數資源都在世界每人平均平均線以下。根據中國的國情,我們要建設的全面小康社會其生活方式只能是一個節儉型的生活方式。我們沒有條件去追求高消費、高耗能、豪華別墅,豪華汽車這種豪華的生活方式。
  “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我們要用20年的時間,在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並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這是一個難度極大的宏偉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提倡艱苦奮鬥,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情。(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