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媒體評論
媒體評論


 

人民論壇:奮進的中國
 
 
  來源:      日期:2002-12-05 13:23

    在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時,不少同志都談到,“創新”、“發展”等等是出現頻率頗高的詞彙。當然不必簡單地解讀這種現象,但詞彙畢竟是現實的一種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現實,自然地會鮮明體現在黨的十六大的雄壯旋律之中。這或許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奮發進取。
  一個國家的振興有種種複雜因素。經驗表明,民心民氣由國勢國運而生,而國勢國運又取決於民心民氣所向。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對人民有著極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這種感召力和凝聚力也必然轉化為奮發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十六大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奮進的大會,這個概括非常準確。
  奮發進取的精神體現了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勇氣。從對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報告的比較中,可以看到,我們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認識逐步深化,已經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和建設實踐結合起來,在繼承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如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關於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關於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等等。理論源於實踐並指導實踐,理論探索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
  奮發進取的精神體現在我們始終不停頓地推進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兩個二十年兩個翻兩番,兩個一百年等。時間與任務交織,步驟與措施協調,展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壯志。中國人民對現實、對未來有著如此清晰的認識,以至在尋常百姓飯桌上都在熱烈地議論著五年十年後的大好光景。老百姓説,我們的日子有奔頭。
  奮發進取的精神體現在黨的自身建設上。古人説,創業難守成更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是客觀規律。借鑒古今中外經驗和教訓,新世紀的中國共産黨清醒地認識到,與時俱進才能保持黨的生命力。針對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我們黨把自身建設看作是新的偉大工程,並賦予黨的建設新的時代精神。江澤民同志多次告誡全黨同志,要始終保持共産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在戰爭年代,憑著這“三氣”,我們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今天形勢和任務發生很大變化,但“三氣”所體現的奮發進取的精神,彌足珍貴,永遠值得大力弘揚。
  奮進不僅僅是熱情,還是對挑戰有充分準備並敢與爭鋒的一種精神狀態。一九四五年,在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同志在七大總結講話中一口氣講了十七條必須對付的困難。儘管當時的形勢對我們有利,他還是告誡全黨準備對付非常的困難,對付非常不利的情況。人們從毛澤東同志這篇講話中看到的是自信和力量,是中國共産黨如一輪旭日必將高高升起,任何人都無法撲滅這種銳不可當的氣勢。往事已矣,今天的中國共産黨人繼承和光大著當年那種奮發進取的精神,帶領著人民為實現現代化而不懈奮鬥。壯哉,奮進的中國;壯哉,奮進的中國共産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