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名詞點擊
名詞點擊


 

何謂“小康社會”
 
 
  來源:      日期:2002-11-09 10:53

    “十五”計劃綱要提出的今後五年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勾畫了小康社會的藍圖:“國民經持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顯著提高,為到2010年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堅實基礎;國有企業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進一步開展;就業渠道拓寬,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物質文化生活有較大改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科技、教育加快發展,國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這個奮鬥目標表明,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當前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統一、精神文明建設與民主法制建設都取得明顯進展的社會。
  小康社會是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這種社會結構既具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般特徵,又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在更高水準上的有機統一和協調發展。
  總的來看,小康社會的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的小康社會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的小康社會是社會結構各個方面協調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
  中國的小康社會是更加開放的社會模式;
  中國的小康社會也是不斷地進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社會發展模式;
  中國的小康社會也表現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些基本特徵——
    1,中國的小康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先進性與落後的方面並存的特徵。
    2,中國的小康社會的發展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程度上都具有不平衡性。
    3,中國的小康社會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