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名詞點擊
名詞點擊


 

鄧小平理論
 
 
  來源:      日期:2002-09-16 14:51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在當代中國,堅持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就是真正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


  1997年2月19日,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與世長辭。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改革開放以來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還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5月29日,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畢業典禮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告誡全黨同志: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在當代中國,堅持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就是真正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


  同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以"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為大會的主題。江澤民在向這次大會所做的政治報告中再次強調"我們這次大會的靈魂,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繼續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這個理論,這是黨中央領導集體和全黨同志的莊嚴歷史責任。"他向全黨同志發出呼籲:"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不屈不撓,艱苦奮鬥,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這次大會將以鄧小平名字命名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列入黨章,作為我們黨新時期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內容包括: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獨立自主的原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根本性質;改革是一場革命;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不可缺少的條件;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三步走發展戰略"、先富起來和共同富裕的關係;黨的建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證;"一國兩制"推動祖國統一大業完成等等。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它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準;它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廣闊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徵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達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正確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這是這一理論鮮明的時代精神;它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


  江澤民在2001年"七一"講話中又指出:"鄧小平理論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與集體智慧的偉大結晶,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毛澤東思想的最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為我們開創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嶄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在2002年的"5.31"講話中,江澤民又指出: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


  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新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願望。它統一了新時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思想、意志,為繼續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向前發展,為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體現中國共産黨銳意改革、奮發進取的形象指明瞭方向。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