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共産黨召開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島內反應
島內反應


 

臺報稱讚中共高層權力實現新老交替世代傳承
 
 
  來源:      日期:2002-11-17 09:15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十六日電 臺北消息:舉世注目的中共十六大及其一中全會昨天閉幕,臺灣多家報紙今天在頭版位置報道這一消息,並刊登胡錦濤等新當選的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彩色照片。部分報紙還發表社論及專題文章,稱讚中共高層權力轉移完成,胡錦濤營造“新世代新形象”。
  《中國時報》社論説,胡錦濤正式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第四代領導班子的核心人物,中共政治局常委會也全面更新,中共新一代領導人正式走上中共權力舞臺,為未來大陸進一步的經濟發展與政治開放,“提供了人事上的保障”。而對臺灣而言,中共新一代領導人的崛起,更為兩岸互動關係,“提出了新的課題”。
  社論指出,可以預見一個更專業化、現代化,甚至更為開明的中共領導團隊已經出現,他們應會以更務實的態度,處理包括“大陸內政、兩岸關係及國際事務的問題”。
  《聯合報》記者發自北京的報道説,中共新的政治局常委昨天公開亮相,胡錦濤為第四代領導群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規劃,向世人展示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形象,提出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胡錦濤當選後首次公開面對媒體,“營造了新世代的新形象”。
  《中央日報》社論指出,這次中共十六大的平穩暢順召開,實現了新老交替、世代傳承的權力轉移。大會並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並對兩岸關係和對臺政策作出原則性的重申和強調。
  社論認為,中共對臺政策在基本原則下又有了“彈性突破”,相對於中共政策的靈活性和彈性,臺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上“鴕鳥主義”的逃避心態,已使當局明顯“處於劣勢”。
  臺灣學者對中共十六大完成權力交替也給予充分肯定。臺“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吳玉山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説,中共大規模的世代交替加速了領導階層的新陳代謝,“使年輕化和專業化快速實現”。尤其重要的是,新世代的科技官僚是以拼經濟為最重要的使命,在沒有定期選舉壓力下,他們有能力“採取高度經濟理性的政策”。
  臺灣文化大學教授陳毓鈞認為,比起十四大、十五大,中共十六大在“實質內涵上有值得重視的新特色”,其主要表現在“世代交班、理論創新、知識治國與漸進繼承”等四個方面。(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