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東中西三位十七大代表“喜話”科學發展

  時間:2007-10-14 10: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李斌  吳晶  陳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促進科學發展,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胡錦濤總書記6月25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

  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3位來自東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區的十七大代錶帶來了五年來各地科學發展、促進和諧方面的喜訊。他們一致認為,盛會在即,一定要更加認真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促進科學發展,共創美好明天。

   浙江鄞州:財政收入“五年翻兩番”的啟示

  (地方喜訊)浙江寧波鄞州區過去5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翻了兩番:從2001年的近19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75億多元,今年前9個月達到將近90億元。在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九年制免費義務教育、免費職業高中教育、老年人生活補助和殘疾人生活補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漸次在鄞州實施。

  (黨代表心聲)“財政收入可都是真金白銀。”十七大代表、浙江寧波鄞州區委書記壽永年説,財政收入之所以迅猛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近年來在經濟發展中堅持“雙優”方向,優化增長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變傳統的以資源消耗型、勞動密集型産業為主的産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實施品牌經濟戰略,發展機械、電子、新興材料等産業,著力構建創新主導的發展模式。以創新為內核的結構轉型,將鄞州經濟推上了優質發展的快車道。

  “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科學發展觀為我們指引了方向。”壽永年代表説,經過改革開放29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成就令人鼓舞,但矛盾問題也加快顯現。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各地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地區,在加快區域發展的過程中,要把更快增長的自發衝動轉化為更好發展的自覺行動,把應付監督檢查的消極被動轉化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自覺行動,更加自覺地把握與貫徹科學發展的要義、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壽永年代表認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增強認識的堅定性和行動的自覺性,尤其是縣(市、區)黨委,肩負直接推動區域新發展、滿足群眾新期待的重任,更要增強促進科學發展的自覺性。“我們已經嘗到了科學發展的甜頭,今後要更加自覺地促進科學發展。”

  內蒙古通遼東明村:“科學發展觀在我們村看得見、摸得著”

  (地方喜訊)5年前,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道德鎮東明村的180戶村民想都不敢想:自己生産的紅幹椒可以行銷韓國、日本、美國、墨西哥甚至巴西,這幾年戶均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

  (黨代表心聲)“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在我們村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道理,村民們有著切身的體會。”十七大代表、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道德鎮東明村黨支部書記梁長武説。

  梁長武代表説,當年,眼看著其他一些地方的村民憑藉優勢産業先富了起來,東明村的村民“搞了這個搞那個,可就是搞不出個名堂”。梁長武帶著村裏的黨員到市場考察了一圈,根據東明村的情況決定發動村民種紅幹椒。針對村民不了解市場被貨商壓價的情況,村黨支部又把村民組織起來,自己到外省找訂戶。隨著産量的不斷提高,村裏還與一些進出口公司直接簽訂了購銷合同。

  “紅幹椒不僅讓我們村致了富,還輻射到了縣、市甚至遼寧等地。”梁長武代表説,“我們村的致富路就是深入實際摸索出來的科學發展道路。科學發展觀幫村民統一了思想,實現了共同富裕。”

  梁長武説,科學發展觀並不是“一刀切”,不是所有地方,無論山區、平原、乾旱還是潮濕都要按照一個模式發展農業,應根據當地特點科學分析,合理分配資源,發展有長遠效益的優勢項目。“別的地區種棉花,你這個地區不適合也非要種,就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目前,東明村的紅幹椒産業已包括原産品、辣醬生産等一系列産品。村裏還在試驗新品種,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甘肅定西:“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就會海闊天空”

  (地方喜訊)種了一坡,收了一車;打了一斗,煮了一鍋——曾經苦甲天下的定西,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近幾年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是“北旱南寒”的氣候條件,成了發展特色經濟的自然優勢;二是生態環境步入自我修復階段,人與自然開始和諧相處;三是特色優勢産業快速發展,馬鈴薯等産業成為富裕農民、帶動工業、繁榮第三産業的主導産業。

  (黨代表心聲)“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群眾苦幹”,曾一度是定西人民面對嚴酷條件,致力改變生存環境、真抓實幹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定西市在繼續倡導“三苦”精神的同時,提出了“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時代,遵循科學規律”的工作指導原則,組織群眾調整種植結構,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産加工,各級黨政組織更加重視社會事業發展,定西城鄉開始協調發展,社會事業有了較大進步。

  “‘三個順應,三個遵循’是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指導原則。”在定西工作8年的甘肅定西市委書記、十七大代表石晶説。

  災年是糧,豐年是菜——定西大力發展更加適應當地旱寒氣候條件的馬鈴薯産業,“土蛋蛋”變成了“金蛋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比原來種小麥多出一半以上,“定西每個農民每年平均能從馬鈴薯上收入460多元,全市農民每人平均收入1760元。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就一定會海闊天空。”

  如今,甘肅定西已經成為全國三大馬鈴薯主産區之一、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定西馬鈴薯的價格甚至對全國都有一定影響。”

  過去5年間,由於堅持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定西的森林覆蓋率從9%上升到12%;教育方面,所有縣區實現“兩基”達標……

  “這一切,都源於執政理念的轉變和調整。”石晶代表説,“我相信,即將召開的十七大會更加強調科學發展,促進和諧,會為發展開闢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

 
編輯:郭碧娟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