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又好又快發展

  時間:2007-10-20 09:52    來源:寧夏日報     
 
 

寧夏黨校寫作組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對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指明瞭方向。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

  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代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雖然十七大報告中只改了一個詞,但是內涵卻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發展不等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一般是對産出總量而言,強調的是量的增加;經濟發展不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結構改善和品質提高,是質和量的統一。經濟發展包含經濟增長,但是經濟增長卻不一定包含經濟發展。我國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多年來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實踐表明,單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並不能保證實現科學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粗放型經濟增長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把盲目地單純追求GDP量的擴張轉變到更加注重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增長品質上來;把“物質化”的發展轉變到“人本化”的發展,更加注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準,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鍵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大對自主創新投入,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廣泛應用高科技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努力打造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優勢産業,全面提高産業技術水準。

  要把節能減排作為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堅決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産業的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正確處理經濟增長速度與節能減排的關係,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礎上。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資源和環境代價。這種情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只有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堅持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切入點,積極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立足優化産業結構推動發展,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線,促使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向三次産業協同帶動和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轉變。

  我區經濟增長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準、低效益的“三高兩低”問題比較突出,2005年單位GDP能耗全國最高。因此,我區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的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新型工業化,重點處理好産業轉型與加快發展的關係、加快經濟增長速度與提高發展品質的關係、追求當前利益與謀劃長遠發展的關係,決不能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努力實現由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向科學發展轉變;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由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由就工業抓工業向跳出工業發展工業轉變。從更廣視野、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把工業化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工程來抓,準確把握工業與服務業、農業之間的共生關係,工業化與城鎮化、農業産業化之間的依存關係,努力實現三次産業的協調發展和“三化”的良性互動。在推進寧夏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注重追求速度與品質、結構、效益相統一,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相協調,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執筆:桑敏蘭)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