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高校黨建:理論之光照耀年輕一代

  時間:2007-10-13 10:14    來源:人民日報     
 
 
  9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明德主樓會議室裏,正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會議沒有主題,不設框框,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與會者來自不同學科和領域,但都是校內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學校黨委書記程天權雖然在座,但既不主持會議,也不作總結講話,而是與其他與會者一樣,暢談個人的看法。這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有名的“書記沙龍”。

  為什麼要辦這個沙龍?黨委書記程天權有自己獨到見解:做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握高校師生的特點和需求,給他們創造一個輕鬆自然的溝通環境,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來,出思想,出理論,出建議,為社會提供智慧。

  名教授走上黨課講臺

  哲學院張立文教授是個大忙人,但不論多忙多累,有一門課他從不耽擱,就是應學校黨委的邀請,為學校部分領導幹部系統講解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理論。作為“和合學”的創立者,張立文記不清講解過多少場了,但仍樂此不疲。”

  與張立文教授一樣,對物權法研究頗有建樹的王利明教授,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領域造詣頗深的溫鐵軍教授,以及一大批國內知名學者,常年活躍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各級黨課課堂上。

  作為一所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著優良傳統的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對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和學習高度重視,形成了一套以理論工作帶動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獨特方式方法。正如一位學校領導所説的:“中國人民大學作為國家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重鎮,重視對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和學習是自然的,這既是我們的特點,更是我們的優勢。”

  學校黨委正是緊緊依託自身的理論研究優勢,在推進理論研究、引領時代潮流的過程中,加強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上産生了良好的反響。許崇德、曾湘泉、黃衛平、史際春、王利明等5位教授,先後6次應邀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做輔導報告;25位專家擔任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或主要成員。大批專家學者結合專業優勢、參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名師效應”。

  理論融入日常生活

  如今,在中國人民大學,各類理論學習活動已成為廣大師生員工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很難分清哪些是專門的理論輔導報告,哪些是專業課教學。學習理論、宣傳理論、研究理論、發展理論已融入該校師生的日常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有這樣一個學生社團——“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宣講團”,他們從地處雪域高原的甘巴拉雷達團,到大漠深處的第二炮兵基地;從少數民族聚居的貴州山區晴隆縣,到河南新縣和山西靈丘,全國25個貧困縣70余個單位,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宣講團的同學們先後為校內外135個黨團支部做過專題講座,聽講者超過萬人。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個學生理論學習社團組織,“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宣講團”充分發揮成員的專業優勢和理論特長,形成一個學習、宣傳和實踐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的研究生群體。從2001年起,宣講團在學院黨委的支援下,聯合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清華人文學院,共同舉辦“人大、北大、清華”三校博士生論壇,目前已經舉辦了8屆,社會反響強烈。

  這樣的學生社團,在中國人民大學有著廣泛的參與者。他們説,紙上得來終覺淺,結合現實生活,學習、感受和領會黨的理論創新,才是真正的收穫。

  黨校培訓不走過場

  在中國人民大學,黨校培訓和考試之嚴是出了名的,通不過考試的大有人在。參加黨校考試的同學感慨地説:“人大考試難,黨校考試更難!”公共管理學院06級碩士研究生常亞迪就有著切身感受。黨校的考試絕不是走過場、走形式,而是將黨課考試作為考察學生黨員素質是否過硬的一把尺規。

  為體現學校特色,保證學生黨員品質,中國人民大學黨校對學生黨員的入學、結業都進行嚴格的考核審查,完善了“班級黨小組—學院黨校—學校黨校”三級培訓模式,還編寫出版了黨校專用的《新世紀黨課系列教材》,使學生黨員的培養品質有了切實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黨校近3年共培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8301人,發展學生新黨員4588人;學生黨員比例明顯提高,本科生達到25.2%,研究生達到48.8%,居全國高校前列。(記者 袁新文)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