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敞門去神秘 我國黨務公開加快

  時間:2007-10-10 14:00    來源:新聞晨報     
 
 

  十七大臨近,中國共産黨黨務公開的進程正在加快。一方面是中聯部、中紀委相繼向普通百姓和境外記者開放,另一方面則是中共中央臺辦、中央文獻研究室等部門的新聞發言人電話成為暢通而又忙碌的“熱線”。

  北大社會發展研究所的王文章副教授昨天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是設立開放日,還是中共六大部門新聞發言人熱線,都是執政理念的一種進步,改變了一些部門的“神秘感”,體現了開放、和諧的精神,百姓也可通過這些途徑對黨的執政方式有所了解。

  “其實,這種執政思路的進步、執政方式的透明化,在十六大以來的諸多領域都可以看得出來。”王文章表示,無論是民情上達、政府對民情的反應,還是黨風建設、懲治腐敗,都更加注重社會實際和百姓民情。他強調,我們還在繼續加強制度化的建設,譬如繼續強化依法治國的理念等。

  中聯部:開放日,部長給百姓當解説員

  為了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召開,中共中央有關部門近期主動“出鏡”,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率先舉辦了公眾開放日、召開中共對外交往情況的發佈會。9月18日早上,近60名北京市民走進中聯部大院參觀,並現場觀看了一場外事活動———中聯部部長王家瑞會見捷克社民黨代表團。中聯部大樓位於北京昆玉河畔的木樨地橋西南側,一幢約二十層的現代化玻璃幕墻大樓,只有樓頂上的一組英文“CPCInternationalDepartment”令大樓平添幾分神秘的色彩。

  與黨中央許多其他職能部門一樣,中聯部在很多群眾眼中顯得有些神秘。“其實,中聯部並不神秘,”“公眾日”當天,王家瑞對前來參觀的市民介紹説:“中聯部是黨的對外交往部門,外交部代表的是政府行為。二者各有分工,相互配合。”

  9月27日下午,中聯部副部長李進軍在人民網網聊時也表示,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共對外交往的指導思想、交往原則、工作內容,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了今天,應該説我們黨的對外工作是完全開放的”。

  中聯部的這次“公眾開放日”,是十六大以來中共中央的各個職能部門當中第一個“開放日”。正如中聯部另一位副部長張志軍所説,這次“公眾開放日”雖然是中聯部第一次舉辦,但不會是最後一次。

  中紀委:反腐機構邀境外記者“探秘”

  就在中聯部公眾開放日後,中共中央另外一個部門———中紀委邀請了境外媒體走進大門“探秘”。

  平安裏西大街41號,一個普通而神秘的地方,兩幢十來層高的灰黑色建築,外表平淡無奇,但是包藏著些肅穆與決斷。這裡是中紀委辦公的場所所在,負責對省部級以上幹部進行紀律檢查、查辦大案要案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9月20日,這個略顯神秘的部門首次對境外記者敞開了大門。

  中紀委向境外媒體介紹了部門的組織結構:執行黨內紀律檢查權的中紀委和監察部屬於合署辦公,即“一班人馬,兩塊牌子”。

  中紀委監察部編制為800余人,下設20多個職能部門,有負責聯繫中央國家機關和國有大型企業的紀檢監察室四個;負責聯繫華北、中南、西南、西北等地的紀檢監察室四個。綜合部門包括辦公廳、政策研究、法規建設、宣傳教育、黨風廉政建設、巡視辦、糾正不正之風、執法監察、案件審理、信訪舉報、外事管理等10多個廳室。

  有參觀記者作出了這樣的描述,中紀委給人的印像是富有現代感的,官員嫺熟的接待方式,讓人看到黨內機構和國際接軌的一面。

  雖然與中聯部不同,中紀委的開放還只是面向部分媒體的局部開放,但是這畢竟是第一次,是黨中央將紀檢工作透明化、制度化的一次重要努力。 (記者 吳飛 李芹 周凱 申延賓)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