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輝煌報道之五:服務職工,工會成為真正的職工之
 
  來源:中工網      日期:2008-10-17 10:49

 
 

  面對日益突出的勞動關係矛盾和職工群眾更加迫切的維權需要,工會十四大以來,全國各級工會組織緊緊圍繞廣大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強化宏觀參與,加大困難職工幫扶力度,打造工會工作品牌,積極為廣大職工和農民工辦實事好事,取得了明顯成效。

  ——源頭參與取得新進展。各級工會積極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規的研究制定,及時反映職工的意願和呼聲,提出建議和主張。2003年以來,先後參與了《社會保險法》、《企業工資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工傷保險條例修正案》、《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等的制定和修改,參與政府促進就業等政策的制定,許多意見都得到採納,從源頭上保障了職工群眾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利益。積極開展對就業再就業、治理工資拖欠、關閉破産和改制重組企業職工安置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努力促進職工各項合法權益的落實。

  ——促進就業再就業取得新成效。各級工會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積極協助政府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以“零就業家庭”和“4050人員”為重點對象,以技能培訓和創業指導為重點內容,先後實施了“3年3個150萬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計劃”和“工會5.1促進就業行動”,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05年底,已經成功介紹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5.3萬人次,培訓下崗失業人員223.9萬人次,安置和扶持220.2萬人實現了再就業,全國各級工會系統小額信貸餘額達到4.2億元,累計扶持14.2萬名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超額完成了原定的工作目標。截至2007年底,工會共建立職業介紹機構2761個,累計成功介紹職工就業708.7萬人次,其中下崗失業人員455.4萬人次;建立職業培訓機構2924個,累計培訓909.3萬人次,其中下崗失業人員588.5萬人次,接受培訓的下崗失業人員中實現再就業的341.4萬人次。三屆民營企業招聘周共吸引了26.6萬戶民營企業參加,202萬求職者簽訂了就業意向協議。

  ——維護職工收入分配權益取得新成績。積極參與政府有關工資分配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研究制定,推動建立工資的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工資清欠工作,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解決拖欠職工工資問題。目前,多數省份基本解決了國有企業工資歷史拖欠問題。推動建立工資保證準備金和欠薪報告制度,目前有27個省份在特定行業建立了工資保證金制度,一些省市建立了欠薪報告制度。全總在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情況的研究中提出,要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建立最低工資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提高最低工資水準。目前各省份都建立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制度。全總與有關部門就促使企業合理提高普通職工工資水準問題開展專題調研,總結和推廣上海、江蘇、天津等地經驗,積極推動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建立。

  ——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邁上新臺階。各級工會大力加強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送溫暖活動、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和金秋助學活動已經成為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工會工作品牌。從2003年到2007年,全國各級工會通過自籌資金、政府撥款、職工和社會捐助等形式累計籌集送溫暖資金129.4億元,走訪慰問了53.2萬家(次)困難企業和2610.6萬戶(次)困難職工家庭。大力加強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設,目前全國工會共建立地市級以上幫扶中心371家,縣級幫扶中心2604家,100%的地級城市和92%的縣級城鎮已建立幫扶中心,實現了資訊化管理,覆蓋全國的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網路基本形成。目前全國各級幫扶中心累計籌集幫扶資金42億元,幫扶困難職工2090.2萬人次,建立了扶貧超市353家、愛心醫院或藥店631家,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已經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了拾遺補缺的作用。金秋助學活動深入開展,各級工會整合內外資源,豐富助學形式,籌款數額大幅上升,資助人數顯著增加,3年來共籌集資金15.7億元,幫助169.7萬多名困難職工子女圓了上學夢。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取得新突破。各級工會認真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努力為農民工辦好事實事,在全社會叫響做實“農民工有困難、要維權找工會”。積極參與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制定,推動政府制定有關改善農民工生産生活條件的政策法規。全總制定了《關於推進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十項工作機制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建立了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工作機制。總結了信陽“源頭入會、屬地管理,聯合互動、雙向維權”的經驗,推廣了“一次入會、務工享用、持證轉移、進出登記、全國通用”的農民工會籍管理制度,目前已有50多個城市建立了農民工城際間維權協作機制。積極協助政府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截至2007年7月底,全國累計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433.2億元。在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開設專門的農民工幫扶窗口,為農民工提供辦理入會、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法律維權、應急生活救助等一條龍服務。廣泛開展為農民工送溫暖、送文化、送清涼、送健康、送安全等活動。全總撥出1000萬元專款在全國建立了200多個流動電影放映隊,成立了31所農民工業餘學校,在農民工相對集中的企業和工地建立農民工文化工作服務站(室),組織文藝小分隊走訪基層為農民工服務,對1000萬人次的農民工進行安全衛生知識教育培訓。將農民工納入“兩節”送溫暖和金秋助學活動的重點對象,幫助他們解決生産生活中的突出困難,僅2007年元旦春節期間就走訪慰問了農民工165.7萬人,發放慰問款物合計2.5億元,2006年和2007年共幫助25.9萬名困難農民工子女解決了就學問題。推動改善農民工生産生活條件,籌集慰問資金1.4億元,開展改善農民工生産生活條件、防暑平安度夏活動。積極開展“農民工平安返鄉行動”,僅2007年春節前就協助有關部門安排農民工專列187輛、包專車65494輛,為農民工購買團體票722.7萬張,運送3029.6萬農民工平安返回家鄉,為農民工爭取返鄉經濟補貼1.1億元,受到廣大農民工熱烈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群眾性安全生産工作取得新成果。發動廣大職工參與安全生産管理和監督,發揮工會勞動保護組織網路的作用,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2005年,全總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國煤炭系統啟動了特聘兼職煤礦安全群眾監督員工作,目前全國24個産煤省份已有特聘煤礦安全群眾監督員約8萬人。廣泛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産衛生監督檢查活動,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2007年有20萬家企業、7000萬職工參加了競賽活動。積極參加重大、特大傷亡事故的處理,健全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級網路體系。切實維護農民工職業安全與健康權益,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關愛農民工生命安全與健康特別行動”,督促整改安全事故隱患4.2萬個。在廣大職工中開展紅絲帶健康行動和禁毒活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