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代同呼吸 與祖國共命運
 
  來源:人民日報      日期:2008-10-17 16:01

 
 

  中國工會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十月十七日在北京隆重開幕。這是全國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開好這次大會,對於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動員億萬職工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0年偉大歷程。30年來,我國工人階級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祖國共命運,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最前列。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工人階級隊伍日益壯大,先進性不斷發展,利益進一步實現,領導地位更加鞏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充分發揮。各級工會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大力推動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的貫徹落實,加強協調勞動關係,努力維護職工權益,保護、調動和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保持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中國工會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的5年,各級工會組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工運主題,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確立和貫徹“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樹立和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提出和遵循“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企業工會工作原則,以理論創新不斷推動工會體制和工作創新。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深入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等活動,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進一步發揮;加大組建工會和發展會員力度,最廣泛地把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組織起來,工會組建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職工權益機制,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逐步建立健全困難職工幫扶體系,開展金秋助學活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得到進一步落實。工會還積極參與事關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加強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卓有成效地開展工會外事工作,各項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是中國工會8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發展的必然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是馬克思主義工運理論與新時期中國工會實踐相結合的産物。它與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聯繫在一起,與實現中國工人階級的崇高使命聯繫在一起,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時代特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開創工會事業新局面,就必須準確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的基本內涵:堅持中國共産黨對工會的領導,堅持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堅持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堅持維護工人階級團結和工會組織統一,堅持獨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加強合作、增進友誼的工會對外方針。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一定要立足中國國情、把握時代特點,遵循客觀規律、堅持正確方向。各級工會組織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工會工作的領導,支援工會依照法律和章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和遇到的實際困難,把更多的資源和手段賦予工會組織,把黨政所需、職工所急、工會所能的事交給工會組織辦好、辦實,不斷擴大工會的社會影響,為工會工作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奮鬥目標,工會肩負著光榮使命。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