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工會十五大開幕之際(一)與時代同呼吸 與祖國共命運
 
  來源:中華全國總工會      日期:2008-10-16 10:26

 
 

  中國工人階級的前途命運從來都與黨的事業緊緊相連。

  
走過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年代,我國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與時代同呼吸,與祖國共命運。中國工人階級在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偉大征程上奮勇前行,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高度負責的主人翁精神,書寫了建功立業的嶄新篇章。

  中國工會十四大以來,在各級工會的組織動員下,廣大職工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無可辯駁地證明,工人階級始終是黨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始終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堅定力量,始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

  建功立業盡展“工人階級有力量”

  10月9日,福建省福州東部新城會展中心一派熱鬧景象——福州市第二屆重點項目百日勞動競賽在這裡拉開帷幕。38家參賽施工單位的職工們統一著裝,英姿颯爽地宣誓將在施工任務完成情況、工程品質、安全工作等方面一比高低,努力將“工人先鋒號”流動紅旗奪到手。

  “重點建設掀起勞動競賽高潮,建成或基本建成20項重點項目……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在今年兩會上,福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如此評價這項勞動競賽的成效。

  像福州這樣的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只是廣大職工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發揮主力軍作用的一個縮影。

  圍繞經濟建設的目標任務,通過多種形式的建功立業活動展現工人階級的智慧和力量,歷來是工人階級彰顯主力軍風采的主要舞臺。

  “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主題競賽、創建“工人先鋒號”、“我為節能減排作貢獻”……近年來,各級工會不斷創新載體和方式,推出一系列著眼于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發展的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廣大職工由此有了更多建功立業的平臺。

  從遠在高原的青藏鐵路建設工程到地處江南的杭州灣大橋工程,從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工程到令人期待的上海世博會工程,還有那驚濤拍岸的金沙江水電工程……每一個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都留下廣大職工愛贏敢拼的“傳奇”。如今,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已成為重點工程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並已在各省市重點工程建設工地上遍地開花。

  不僅要為經濟快速發展作貢獻,更要為經濟更好發展出謀劃策。在今年3月啟動的 “全國職工節能減排活動月”中,全總組織開展的職工節能減排合理化建議徵集表彰、節能減排創新成果發佈、節能環保知識競賽和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節能減排達標競賽等活動,吸引了全國31個省(區、市)近25萬個企事業單位、5000萬職工參加,其聲勢之大令人矚目。

  在銀川,市總工會倡導的職工要“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滴油、一塊煤、一張紙”、企業要節能降耗的共同行動,首批就吸引百家企業簽約;在天津,廣大職工立足本崗為節能減排獻計獻策成效顯著。今年上半年,天津市耗能大戶企業中就有12家評為節能減排企業行動示範基地,全市超額完成國家節能目標。據統計,全國30個省(區、市)總工會徵集職工節能減排合理化建議22萬多條;20個省(區、市)總工會發佈職工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成果21000多項,其中創造或節約經濟價值在百萬元以上的成果佔30%.

  與此同時,創建“工人先鋒號”活動為各行各業職工比、學、趕、幫、超搭建了又一個平臺。特別是在抗震救災中,全總向31個省市區參加抗震救災的各類突擊隊、搶險隊、醫療隊、疾控隊、建築隊等臨時組織,以及生産救災帳篷、活動板房等急需物資的企業單位授出1152面 “抗震救災重建家園 ‘工人先鋒號’”紅旗和錦旗,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職工戰勝地震災害的信心和勇氣,為抗震救災增添了精神力量。

  而擁有一支擦乾淚水重新上路的職工隊伍,也正是許多企業能夠迅速站起來的一大“法寶”——

  雖然在地震中損失慘重,但東方汽輪機廠卻以最快速度恢復生産:5月17日,東汽所屬的企業東方電機承擔的三峽右岸4號機轉輪和嶺澳核電等重點産品恢復正常生産;5月20日,東汽在震災之後出廠的首批風電機組成功發往大唐國際集團的山西左雲電廠、內蒙古赤峰電廠。

  同樣遭受地震劫難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在第一時間開展生産自救:5月16日,大部分冷加工機床開動,冷加工生産隨後逐步全面恢復;5月22日,順利冶煉出地震後的第一爐粗煉鋼水,熱加工生産全面恢復;地震僅僅過去半個月,二重的復産率即達100%,恢復震前生産水準。

  在四川最大的鋼鐵企業——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地震將“鋼鐵戰士”鍛造得更為堅強:5月13日一早,攀成鋼煉鐵廠展開高爐搶修工作;5月14日3時,即災後不到兩天,4號高爐就正式出鐵。

  ……

  在廣大職工投身經濟建設的洪流中,上述這些事例或許只是驚鴻一瞥,但已足以讓我們悟出,《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老歌何以能傳唱至今而經久不衰!

  不僅是物質財富的重要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重要創造者

  閱覽室內,上千冊圖書整齊羅列,嶄新的電腦可供網上閱讀和遠端教育服務——這是煙臺供電公司的“職工書屋”。不過,更引人關注的,不是現代、舒適的讀書環境,而是在這裡端坐學習的人們。他們中,絕大部分是臉上透著淳樸與憨厚的農民工。

  今天,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加入到讀書、培訓的行列,用他們的話説,沒有知識、沒有技能,就可能被淘汰。

  其實,不止農民工,每一個置身於知識經濟時代的職工,都日益深切地感受到知識、科技日新月異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不進則退。基於時代使命和歷史責任的危機感,驅使著中國工人階級踏上全面“提素”的快車道。讀書自學、素質工程、崗位練兵、技術創新……各級工會組織的“提素”活動,也吸引著越來越多崇尚智慧、勇於創造的職工。

  統計顯示,近幾年來,全國每年都有上百個工種、千萬名以上職工參加各類技能比賽,其最直接的成果之一,就是數以萬計職工通過技能比賽晉陞了技術等級。而全總組織的“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先進事跡報告團赴基層宣講交流上百場次,竟吸引數百萬職工現場聆聽。從2005年開始,全國基層以上工會共表彰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3.7萬個,創建學習型先進班組1.67萬個,知識型職工標兵和先進個人8.3萬人。

  這是一個令技術工人們自豪而難忘的時刻:2007年2月27日,一汽大眾汽車公司工人技師王洪軍和寶鋼煉鐵廠工人技師韓明明,一同登上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工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實現了零的突破。

  一年後,瀋陽鼓風機集團的工人楊建華和上海寶鋼的工人王軍,再度名列2007年度國家科技獎名錄,分別摘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普通工人完成的科研成果水準卻不“普通”。比如,“王洪軍轎車鈑金快速修復法”不僅為企業節約數百萬元,還挽回了上千萬元的經濟損失;楊建華獲獎的“離心壓縮機、鼓風機機殼拼裝製造技術”,完成了我國風機行業的一次重大工藝革命,打破了少數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使他所在的沈鼓集團成為我國惟一擁有這一製造技術的企業。

  “創新需要有理想、有頭腦、有知識、有技能、有創新意識的‘螺絲釘’,無論他們是科學家、工程師,還是普通工人。這樣的人才多起來,創新型國家就有希望。”

  從這些技術工人專家們發自內心的話語中,不僅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智慧與能力,更能體會到對企業、對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某種意義上,後者對於工人階級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正因如此,無論是推進西部大開發,還是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無論是實現東部率先發展,還是促進中部崛起,處處都有廣大職工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國家留下的奔波足跡和灑下的辛勤汗水。

  與此同時,在知識增長、技能提升中不斷發展著先進性的工人階級,又以自身的先進思想和模範行為影響帶動著全社會,不斷豐富著社會主義文化。

  2006年5月9日,我國著名勞動模範包起帆在巴黎國際發明展覽會一舉成名,憑著1人獨獲4項金獎的成績,震驚了這個有105年曆史的世界最權威的發明展覽會。包起帆,不僅用他站在了世界一流水準的創新發明引領著港口作業的智慧化、自動化,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突出貢獻,更以其由一名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碼頭裝卸工到國家級專家、教授級高工的成長經歷,生動而有力地説明一個道理:“當工人同樣有出息”,從而為千千萬萬的普通工人樹立了一個可信可學的勵志榜樣。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所指出的,工人階級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肩負著重大使命。工人階級不僅是物質財富的重要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重要創造者,應當成為和諧文化建設的積極推動力量。

  精神日益強大的工人階級,定能不辱使命!

  夯實階級基礎,堪當中流砥柱

  這是一個讓人心潮澎湃的場面:6月5日,雖然余震隨時可能襲來,但成都勞動人民文化宮卻聚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敢死隊”——120家在抗震救災中涌現出來的工人階級先進集體,在這裡被中華全國總工會統一授予“工人先鋒號”。

  “你們用血肉之軀築起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豐碑,歷史不會忘記你們!” 下午3時,表彰活動正式啟動。當一面面寫有“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的鮮紅大旗,在巴蜀大地上高高飄揚,“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的工人階級偉大精神也深深地鐫刻在人們的心中。

  面對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廣大職工和各級工會組織毅然選擇了迎難而上,在抗震救災一線、在生産援助後方、在每一個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獻自己的一切力量。據統計,在各級工會的發動組織下,全國廣大職工已為地震災區累計捐款捐物達36億元。

  數字是機械的,但它卻最真實地度量出工人階級對祖國、對人民的那份勇敢與擔當、責任與忠誠。

  災難中勇往直前,考驗時堅如磐石,從來都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秉性。而這一切的背後,又是其作為國家領導階級的胸懷使命。

  近年來,針對思想觀念多元可能導致價值評價紊亂,各級工會積極探索職工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開展“十六大精神進基層”、“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全國職工職業道德“雙十佳”評選表彰活動和“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廣泛開展,使得廣大職工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更加鞏固。

  各級工會還切實加大宣傳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力度。近年來,每到“五一”前夕,各中央主流媒體便在全國掀起一股宣傳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熱潮。隨著許振超、王順友、李斌、鄧建軍、陳剛毅、孔祥瑞、陳有德、王亮、王洪軍、常雨琴、黨素珍、竇鐵成、李久林、楊麗以及瀋陽鼓風機廠五朵金花、袁振海班組等一批工人階級和工會幹部先進代表在社會上“走紅”,“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時代主旋律也在全社會進一步唱響。

  此外,各級工會進一步加強勞模管理服務,通過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引領廣大職工共同進步。

  據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孫春蘭介紹,5年來,全總集中授予2335個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5619名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對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307個先進集體和580名先進個人即時授予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同時組織了5600名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到北戴河、青島等13個地方休養……

  所有這些,都使得工人階級不僅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而且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勇於擔負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

  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井然有序的觀賽現場、高昂熱烈的觀眾情緒,是中國獻給世界的一道美麗風景。殊不知,賽場文明之風拂動的背後,卻是20多萬名職工拉拉隊員艱苦的付出和無私的奉獻——作為看臺上的互動志願者,他們時而伴隨音樂起舞,時而運用手中道具加油,即便在大雨襲來時,也要堅守看臺助威,以營造良好的賽場氛圍……

  “我們的拉拉隊員既有農民工,也有企業老闆;既有老國企的産業工人,也有知名外企的白領;既有機關的幹部,也有街道的大媽……” 北京市職工文明拉拉隊組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是共同的目標把大家凝聚在一起,那就是以自己的表現倡導奧運賽場文明,展示工人階級的風采。

  為了這一共同的目標,拉拉隊員在長達1年時間的訓練中,起早摸黑、犧牲了休息日不説,許多人還為此承受了經濟上的損失,但依然無怨無悔。“我們是國家的主人,就應該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站得出來,頂得上去。”

  其實,不只是抗震救災、不只是參與奧運奉獻奧運,在今年初抗擊那場襲擊大半個中國的罕見冰雪災害中,在面對西藏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時……在困難和災難面前,工人階級從來都是挺立時代潮頭,勇作社會和諧的中流砥柱。

  至此,不由得想起胡錦濤總書記2003年在與全總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國工會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談時所強調的,我國工人階級是我們黨最堅實、最可靠的階級基礎,是我們國家當之無愧的領導階級,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我國工人階級,始終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産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是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利益的堅定力量,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中堅力量。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