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視點:保障臺胞權益 深化對臺工作

時間:2010-01-19 10:34   來源:廈視線上

  為了更好地鼓勵臺胞到祖國大陸投資,促進海峽兩岸經貿往來,切實保護臺灣同胞在大陸投資的合法權益,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94年3月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廈門市第10屆人大常委會第10次會議于1994年通過了《廈門市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為貫徹中央的對臺方針和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廈門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好地保護臺胞在廈投資利益,市人大常委會從8月8號起,對我市貫徹實施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執法檢查。

  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歷年累計批准臺資項目2457個,合同利用臺資超過65億美元。大部分臺資企業投資效益較好,30%以上在廈臺資企業增資幅度大,歷年累計增資項目630多個,增資企業合同外資增加12.5億美元,佔全市增資額的五分之一強。近年來還引進了長庚醫院、友達光電等一批重大項目,一些電子、機械、生物等製造業配套企業相繼落戶我市,臺資企業成為廈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臺胞工作委員會主任 陳玉東:這次執法檢查我們是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福建廈門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 重點是檢查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法律法規在我們廈門市的貫徹落實的情況 那麼通過執法檢查我們了解了一些新情況 研究新問題 提出新的措施 目的是為了我們廈門市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 為了構建海峽西岸中心城市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法律環境 這次執法檢查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著廈門市臺商在這投資經營權益的保障 同時圍繞這個問題還包括了臺胞他們在出入境方面的問題 在居民待遇的問題 在這個子女受教育的問題等多個方面開展全面的執法檢查 目的還是為了使我們廈門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法制環境促進臺胞在這的投資 經營 生産 生活

  近年來,我市的對台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臺灣已成為我市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作為中央的十項惠及臺灣同胞的措施之一,今年4月9號,位於中埔的臺灣水果集散中心正式揭牌運營,到今年7月1號,已有98家臺灣水果經銷商入駐,已進口臺灣水果48批次500多噸,廈門已成為臺灣水果進入大陸的轉机口岸。

  市貿發局副局長 姚木中:我們目前的運營情況應該説是比較好 在經營量上那就是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了 相對我們自己來講 比去年的這個量今年肯定是要翻一兩番 那是肯定達到這個量 / 一個就是對臺商的吸引 我們這裡等著要進駐的臺商100多家 已經進駐的包括這些團體有10幾家 那所以説我們影響還是做出去了 那也得到中央有關部門商務部國臺辦的這個關注和肯定

  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為入駐臺商提供一年免經營場所和冷庫租金的優惠,包括對廈門口岸進口的臺灣水果每噸獎勵1000元,對相關企業投資建設冷庫及查驗場等相關基礎配套設施,進行5年的貼息扶持。市貿發局會同市政府制定了具體的扶持辦法,開展水果進口業務的指導工作,舉辦臺灣水果進口政策及業務培訓班,方便臺灣水果經營者。

  另一方面,由於兩岸還沒有實現直接三通,臺灣水果到廈門仍需第三地轉机,區位優勢難以發揮出來,另一方面,廈門對周邊市場的輻射能力也有待提高。

  市貿發局副局長 姚木中:那我們目前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最突出的就是説我們的區位優勢這個優勢沒體現出來 就是説臺灣的這種水果的産區以及他們主要的輸出的口岸是最近的 不過10幾個小時的路程現在變成要走了五六天 六七天 因為都要兩岸三地通過香港然後去轉 所以進來的這條路這個優勢問題是由於 兩岸沒有實現直航 所以這個優勢不能體現出來 然後我們有些明顯的我們的廈門這個不足的地方 比如説是我們輻射能力 輻射面 那我們運輸能力 尤其是水果這種需要冷藏的水果運輸能力 還沒有建立出一個有效的一個機制 這個是我們的不足之處

  臺灣水果銷售商對市場經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們對廈門作為轉机口岸的前景仍十分看好。

  南投縣農聯社執行長 林國梁:第一個條件就是冷藏的倉儲 冷藏的倉儲一定要擴大 東西來有辦法轉運的話 各方面因為生鮮的東西一定要冷藏的倉儲去保鮮 這個很重要 第二點就是説貨櫃 貨櫃來的轉運中心 貨櫃集裝 集裝貨櫃在這邊之後 不用裝卸之後就能夠長遠的運輸到其他地方去了 譬如説現在四十尺貨櫃來之後 到這裡有個吞吐的 貨櫃只要插電就好了 插電本身它就能夠保鮮 它就能夠長遠運輸到其他地方去

  臺商布袋港發展促進會執行總監 王振陸:因為我們與臺灣布袋文化促進會一直都在做兩岸農業交流 那我們希望説把臺灣的這個農業的品種 技術 甚至人才 管理模式 能夠引進到祖國大陸來 然後讓我們祖國大陸的這個農業能夠在技術方面能夠進步 品質的進步 將來能夠把這個兩岸的農業 就是祖國農業能夠全球化 我們不光是只有面向全國 我們那個這一下會走我們希望説把這個農産品能夠銷到全世界去

  一直以來,廈門市政府都把落實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律法規,作為改善投資環境,做好臺灣人民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認真落實臺商投資的優惠鼓勵政策。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對臺資企業免征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1.96億元,累計有2624名臺籍人員享受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今年上半年,共有314戶臺資企業享受了兩免三減、出口企業按10%稅率徵收等稅收優惠政策,所涉金額達到1億5296萬元。

  我市在用地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對臺資企業用地優先供應。臺資企業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于1990年落戶成立,經過15年的發展,在廈門地區已經擁有四個廠區,總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員工5000多人,年銷售各類高檔水龍頭1500萬套以上,成為亞洲最大的衛浴五金專業製造商之一,2005年在臺灣《工商時報》評選的1000家大陸臺資企業中,路達被認為是成長最快的一家企業。

  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傳凱:那為什麼我能夠得到第一名企業的榮譽的話 那是因為廈門市政府對我們的一個很高度的支援 當時我們剛來廈門的時候還是租別人的廠房 後來在集美區還有杏林區政府的支援下 他給了我們企業不斷地給了我們企業發展發揮的空間 而且我們尤為感謝的就是當時我們在發展最困難的時候 政府對我們很大的支援就是能夠把今天杏南路最好的這塊地給我們 那我們的話也沒有辜負政府的期望 今年2006年我們的營業額能夠達到20億 那而且我們具備了一個備爭的條件 我相信在未來兩三年內我們肯定能夠做到發揮更大的空間 那非常感謝廈門市政府的支援

  幾年來,我市相關部門切實維護臺商在廈投資和生産經營中的各項權益,從去年以來,協調解決了騰龍特種樹脂、正新海燕等新建項目反映的供電、供熱問題,玉晶光電技改擴能的電力增容問題,翔鷺石化的原水供應問題等。市委、市政府還定期召開季談會,與市臺商協會進行座談,及時幫助臺商解決生産經營中遇到的困難。今年市臺商協會反映,當前臺商企業遇到的困難比較少了,建議改為不定期座談會,集中協調解決問題。

  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廈門多威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欽照:包括我們原來臺商對大陸的這些法律法規比較不清楚 所以説我們在辦廠還有跟政府的一些相關的交涉的時候接洽的時候相當不順利的 但是事實上市政府也經常幫忙我們臺商就針對這一種問題的時候給予協助 所以説這點我是非常謝謝我們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對我們臺商的關心跟幫忙 因為畢竟在外頭創業不像在家裏 所以説我們所有的行政單位如果能夠以同理心 就是易位思考的方式來考慮問題 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很清晰的可行的 就是説臺商當在這邊發生問題的時候 我們應該秉持著幫助他愛護他扶持他的一種理念 事實上這也符合我們現在政府對我們行政部門職能轉變的要求

  我市還重視保障臺胞居民待遇,針對臺商從事個體經營,給予和內地個體經營者同等待遇。對於臺胞子女在廈就讀,出臺相關政策,讓臺灣學生享有優於市民的待遇。廈門口岸于1994年實施了臺胞落地辦證,創造良好條件保障臺胞出入順利。近期市公安局根據在廈臺胞的普遍需求,改變了以往的多次簽注方式,實行居留簽注。2001年廈金航線開通後,經廈金航線旅客量達144萬人次,進一步方便了臺胞。

  參加執法檢查的人大代表認為,同過去相比,這次檢查中臺胞更多提到了政府提供的便利和優惠政策,這説明各部門服務台商的意識正在深化。廈門的對臺交流有著良好的基礎,更多的優勢還有待繼續發揮,政策的制定要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

  市人大代表 宋奇盈:我們各個部門在這個臺灣同胞保護條例的這個實施過程 重視很多了 但是整個方面他提出的這些問題 我想每個涉及的部門 包括我們的有關部門 就是説也能夠在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我們福建廈門的時候的重要談話精神 能夠這樣去做 兩個凡是 胡錦濤是説凡是對臺灣同胞的有利的事我們都要去做 對兩岸人民有利的事我們也要儘量去做 而且要做好 像這一些問題就是説認真的去做 我想這一些都可以解決

  市人大常委會參事 孔長才:我們廈門的對臺灣的交流交往在長期的各級各方面重視下就是有了較好的基礎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有許多優勢還沒有更大程度上的發揮出來 特別是廈門在人文方面 在與臺灣的各地都有那種歷史的和現實的許多聯繫 而且相互之間在感情的溝通上 廈門人跟臺灣人可能又更有條件一點 所以這點我倒很贊成 我們中央胡錦濤總書記來視察廈門的時候所講的 對臺聯繫方面要更進一步體現同胞之間的感情 特別是許多工作 許多政策更要以人為本方面來思考 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切合相互之間的情感 也才能夠相互之間從內心上面建立起那種融合的一種關係

  市政府在提交市人大的報告中,建議修訂《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另外還建議,廈門可以借鑒南京等地的經驗,對臺商投資在工業地價、廠房出租、稅收方面給予一定優惠;在市第一醫院、中山醫院等綜合性醫院設立臺胞門診窗口或設立預約接待制,方便臺胞就診就醫。在未來工作中,我市將繼續貫徹中央對臺方針政策,落實“兩岸經貿論壇”精神,利用“五緣”推進“六求”,積極發揮廈門對臺區位優勢,切實貫徹落實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律法規,進一步促進我市對臺工作的深入開展。

  記者張欣報道

  (9月4日播出)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