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千公里生死大穿越 四川電力搶險隊挺進玉樹震區

時間:2010-04-19 11: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16日8:50分,正在處理日常事務的國家電網四川成都電業局安監部傅其皓突然接到電話:請迅速做好準備工作,集結緊急開赴玉樹地震災區。來不及回家帶上換洗衣服,也來不及準備更多的個人生活用品,與同事交接完手裏的工作,帶上必備的工作資料,傅其皓迅速趕到了集結地點。現場已有部分同事趕到,大多是臨時接到通知,知道玉樹高原地區,氣溫也較低,不知道要去多久,距離有多遠。但軍令如山倒,所有人都沒有任何怨言。

  13:30分,一個由75人,23輛車組成赴玉樹抗震救災電力搶險隊從成都浩浩蕩蕩出發,奔赴1200公里外的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經過從平原到山地到高原。在駛過100多公里高速路後,車隊進入青藏高原的邊緣,在山地路段蜿蜒行駛。二郎山因其山高、路險、車輛難行聞名於世,到達康定已是22點。據先期帶領部分搶險隊員和援助物資到達玉樹災區的甘孜公司副總經理羅輝傳回消息,玉樹災區需要花線、燈頭、燈泡、插線板等緊急物質,並急需電力施工隊伍進行災區電力恢復工作。為急災區所急,袁邦亮當即決定次日行車時間提前,為提高車隊行駛速度,車隊分成兩組,小車先行做地形查勘、沿途銜接等工作,大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行駛速度。

  17日,從康定到與玉樹接壤的甘孜州石渠縣,路遙700余公里,途中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三座,道路崎嶇不平,車隊行進極其困難,又因為在高原行駛,搶險隊員開始出現頭暈,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隨隊醫生為出現高原反應的隊員發放了紅景天等藥物,並給部分隊員測量了血壓,隨隊領導四川省電力公司安監部副主任馬強的血壓值高達180和130,屬不能進入高原的幾類人員之一,但他向醫生揮揮手説:我的身體我知道,沒事。

  石渠縣電力公司傳來消息,由於石渠縣距離玉樹較近,該縣人民醫院接收了玉樹轉來的30余名地震傷員,加上石渠縣電力供應一直是孤網運作,受地震影響電力設施設備受到嚴重損壞,石渠縣醫院電力供應得不到有效保證,對救治傷員産生巨大影響。災民安置點的電力安裝也急需援助。省公司要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電力施工隊伍和發電車必須在18日內趕到石渠開展救災工作。

  此次調往災區的發電車可輸送500千瓦的電能,車長13米,重達31噸,由於車體龐大,故行車速度相對較慢,但為了趕上大部隊。負責發電車駕駛的成都電業局城網管理所張建、于偉兩名駕駛員起早摸黑,星夜兼程,為按規定時間趕到石渠縣,兩人連中午飯也顧不上吃,18日6:30分從距離石渠縣城近400公里的爐霍縣城出發,兩人交替著駕駛,翻越兩座4000多米的雪山,其中一座海子山高達4680米,終於在連續行駛13個小時後到達了目的地。

  18日16:00,負責搶險隊電力施工工作的成都電業局供用電安裝公司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到石渠縣城,迅速趕往災民安置點和縣人民醫院進行查勘,並迅速投入施工工作。石渠縣災民安置點目前共有帳篷23頂,共安置玉樹轉移過來的災民130余名,經搶險隊員查勘,發現原有電力照明線路敷設在地上,存在巨大安全隱患。搶險隊當即決定對安置點線路進行整改,隊員們在帳篷附近開挖16個窩子,栽上16根4米高的沙桿,將線路整體抬高,並對帳篷進戶線進行了整改,裝上了漏電保護器,以確保災民安全用電。由於當地地面以下多為凍土,給隊員們挖窩子帶來了難度,為按時完成任務,隊員們已顧不上醫生和當地人的告誡,掄起胳膊大力幹活,經過近5個小時的緊張施工,21:20分,全部工作完成。施工結束後,不少隊員出現頭暈、站立不穩等高原反應症狀。施工隊李陽重説:兄弟們,是男人就要學會克服。但他轉過身對記者説:“但也不要蠻幹!”見到兄弟們動作過大,他會及時制止,晚飯後,他要求兄弟們馬上休息。

  石渠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恭斌介紹,醫院接收了玉樹轉來的地震傷員33名,每天要做大小手術22個,但供電很不穩定,每天都會有短時間停電,若遇見傷員有稍微大點的手術,後果將不堪設想。為解決醫院供電問題,指揮長袁邦亮二話不説,親自帶隊查勘現場,並與施工負責人一起商量出最佳的供電方案。19:00,當發電車終於從幾百公里外開到醫院後,隨著發電車的轟鳴聲想起,石渠縣人民醫院終於用上了穩定充足可靠的電源。此時,由於連日在高原疲勞行駛,發電車駕駛和系統接入三名隊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夏江 記者劉忠俊)

專題: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強震

編輯:孫金誠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