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玉樹地震首批近千名遇難者遺體火葬 眾僧超度

時間:2010-04-17 15:40   來源:新華網

  17日,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地震災區近千名遇難者的遺體在寺院安放三天后集體火葬,上千名家屬來到現場含淚送別親人,數百位僧侶在活佛帶領下為亡靈誦經超度,給逝者以尊嚴,給生者以安慰。

  當日清晨,主持火葬的結古寺僧人把集中在寺內的遇難者遺體分批運往結古鎮南部半山腰的扎西大通天葬臺,仔細擺放在臨時挖掘的火葬臺內。“扎西大通”在藏語中是吉祥平安的意思。

  9時50分,專職人員點燃木頭、酥油等,火化開始。坐在火葬臺對面約50米山坡的僧人們集體唸經超度亡靈。家屬們手執佛珠,默默祈禱。附近群眾也手拿轉經筒為並不相識的遇難者祈禱。火葬近2個小時內,又有十幾具遇難者遺體被家屬用汽車、擔架等送至火葬臺。成群的山鷹在上空盤旋。

  10時40分,遇難者親屬和僧侶開始有序離開火葬現場。四川省最大的寧瑪派寺院——德格縣佐欽寺的活佛丹增龍多尼瑪對一位悲痛的老婦人説:“不要難過,我們已經為你的親人們超度了。你的家人也會平安。”他為這位家屬摸頭賜福。

  這位專程率僧侶趕來誦經的活佛對記者説,一般情況下,藏族地區民眾以天葬處理死難者遺體。但由於玉樹地震死亡人數眾多,通過天葬不能及時處理遺體,另外考慮到預防地震災區疫情,以火葬的方式來處理遇難者遺體最為妥當。“這符合宗教規定。”丹增龍多尼瑪説。

  來自四川遂寧的陳雪嬌提著28歲哥哥陳香生前的衣物和紙錢在人群中潸然淚下。她得知哥哥遇難消息後急忙趕到玉樹,並於17日清早來到火葬現場。   “哥哥14歲來青海讀書,並留在玉樹從事電力工作,把一輩子奉獻給了高原。”陳雪嬌説,“我要把哥哥的骨灰帶回老家,讓他落葉歸根。”

  結古寺住持丹巴陽平説:“地震發生後,寺院派出400多名僧侶去各地收集遇難者遺體。也有不少遇難者家屬主動將遺體送來。我們在這三天內不停為他們誦經超度,並及時登記遺體身份,告知民政部門。”

  “以往當地主要為天葬,沒有殯儀館,因此本次火葬只能在天葬臺進行。火葬用品均由寺院提供。”丹巴陽平説。

  截至16日下午5時,玉樹地震已致1144人死亡,417人失蹤。參加抗震救災的雲南公安邊防總隊醫院院長陳本善説,玉樹當地衛生設施不足,如果遇難者遺體不能及時處理,將帶來瘟疫隱患,這是當前階段的預防重點。同時,由於藏族有自己的風俗,醫療隊在處理遇難藏族同胞遺體時比較慎重。

  58歲的桑卓瑪在這次地震中失去了女兒、妹妹等4位親人,她説:“我們把遺體交給寺院很放心,他們一定會按照宗教規定妥善處理我親人的遺體。”

  記者16日在結古寺看到,遇難者遺體都被嚴實包裹著,統一由僧侶排放整齊。旁邊帳篷內,一排排酥油燈晝夜燃燒。幾十位喇嘛唸經不止。

  青海省民政廳廳長更陽告訴記者,政府提倡火葬,將對實施火葬的遇難者家屬發放補助金,具體金額正在研究中。

  玉樹州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博巴索朗多吉説,玉樹州是青海唯一一個藏族康巴地區,傳統的葬禮方式是天葬、水葬、火葬和塔葬。其中火葬是僅次於塔葬的高級葬儀,過去僅用於高僧等群體。

  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15日晚發佈《青海省玉樹縣“414”地震遇難人員遺體處理意見》,要求遺體處理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要尊重死者尊嚴,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意見》從9個方面就妥善處理地震遇難人員遺體作出規定。

  結古寺佛學院的索南説,未來幾天可能會有更多的遇難者遺體被找到,寺院將在集中停放和超度後,選擇日期再度舉行火葬。

專題: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強震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