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胡錦濤會見連戰 對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時間:2008-05-23 17:47    來源:台灣網     
 
 

 

  2006年4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參加兩岸經貿論壇的臺灣各界人士。這是胡錦濤同連戰親切握手。新華社記者樊如鈞攝

  2006年4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參加兩岸經貿論壇的臺灣各界人士。新華社記者樊如鈞攝

  新華網北京4月16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2006年4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參加兩岸經貿論壇的人士時,對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堅持“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胡錦濤説,50多年來,雖然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民族感情沒有改變。14年前,兩岸雙方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共同的認識,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達成了“九二共識”,開啟了1993年的汪辜會談。

  胡錦濤説,去年,我們兩黨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共識的基礎上,達成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並且提出了為兩岸同胞謀和平、謀福祉的一系列重要舉措。反之,近些年來,兩岸關係波折不斷,根本原因也在於有些人枉顧民意,否定“九二共識”,蓄意破壞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事實表明,堅持“九二共識”,兩岸才能夠實現和平發展、共同繁榮;反對和遏制“臺獨”,才能夠消除損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危險。

  第二,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屬。胡錦濤説,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目的是為了維護兩岸同胞的利益。作為一個領導人,作為一個政黨,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曾經多次説過,凡是涉及到臺灣同胞利益的事情都要認真對待,凡是向臺灣同胞作出的承諾都要認真履行。在這裡,我願再次鄭重地表示,我們將忠實履行對臺灣同胞作出的各項承諾。

  第三,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效途徑。胡錦濤説,20多年來,兩岸民間的交流合作蓬勃發展,已經基本形成了互補、互利的格局。兩岸同胞的利益已經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快發展的形勢下,兩岸的有識之士對於深化兩岸的經貿合作都有著強烈的緊迫感。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是關係到兩岸的發展前途和人民利益的大事。

  胡錦濤説:“剛才連主席談到了會不會邊緣化的問題,我覺得關鍵是自己不要把自己邊緣化了。”

     胡錦濤表示,我們將採取積極的舉措,推進兩岸早日實現直接“三通”,加強兩岸的農業合作,推動兩岸的教育交流,促進早日實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並且擴大臺灣同胞在大陸的就業範圍。我相信,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將會有利於推動兩岸的交流,促進兩岸的互利合作,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第四,開展平等協商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胡錦濤説,我們歷來主張兩岸應秉持前瞻性、建設性的態度,來進行對話和談判,解決彼此間存在的一些問題。

     胡錦濤説:去年在會談的時候,我和連主席已經達成了共識,我們雙方都要共同推動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速恢復平等協商,來討論共同關心和一方關心的一些問題。我想只要談起來,雙方就可以務實協商臺灣同胞關心的各種問題,以開闢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
 

 
編輯:李艷波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