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我的5.12”網路作品徵文大賽-文字作品
 
 
我的愛對你説一個故事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9-06-08 17:31

 
 

  ——向“512”汶川大地震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們致敬

  ■ 靖  華

  (一)春蠶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點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縣突然爆發8.級地震。瞬間,山崩地裂,江河斷流。   

  在教室倒塌之際,他們伸出雙臂,將學生摟入胸懷,用堅強的脊梁和臂膀,支撐起水泥板的千斤重量,給學生創造出一個生還的港灣,為他們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詮釋了一個師者對學生最真摯的愛。其中閃現出的人性光輝,足以穿透那幾秒鐘的災難陰影。

  (二)傷逝

  韆鞦偉業

  5月12號下午,譚韆鞦老師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衝出教室,往操場上跑。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並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衝出去了,譚韆鞦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沒來得及見親人最後一面,他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學校,還有他舍命也要保護的學生。

  深夜的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冷雨淒厲,呼嘯而過的救護車最能給人帶來一絲溫暖,那意味著又有一個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時50分,救援人員在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裏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活了!”一名救援人員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

  “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女兒還在家裏喊著爸爸啊!”妻子張關蓉泣不成聲。

  雖然他走了,但是,他那張開雙臂保護學生的姿勢,永遠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遠雋刻在世人的心中,成為一座可歌可泣地英雄雕像。

  展翅飛翔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大震中,張老師的愛妻兒子、同是該校老師的鄧霞和他們不滿3歲的兒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當張米亞老師被挖出來的時候,學生家長和老師們都驚呆了。他死了,雙腿跪地,身體彎成一張弓,保持著母雞抱小雞的姿勢,在他懷裏是兩個活著的孩子。”我們寧願相信,張米亞老師已經化身為蝶,去了另一個世界繼續關愛他的學生。

  快救學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小學24歲的教師茍曉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樓教室裏。突然,整棟教學樓開始晃動。他幾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學們,趕快跑!”幾乎同時,他衝到陽臺上,大聲呼叫其他班的老師和學生。

  大部分學生從午睡之中被突然驚醒後,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茍曉超一邊喊“快跑,危險,快、快……”一邊迅速抱起一名學生往樓下衝。到了樓下,來不及喘一口氣,立即返身衝上三樓。他又抱起兩名學生,向樓下衝去……

  當他再一次衝到三樓,再一次抱起兩名學生,再一次向樓下衝去時,頂樓轟然倒塌。被茍曉超抱下樓去的學生得救了。然而,茍曉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磚塊砸斷雙腿,胸部也受到了重傷,倒在血泊之中……

  學校其他教師和村民立即實施救援。看到有人準備搬自己身上的磚塊和混凝土,茍曉超斷斷續續地説:“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學生。”他艱難地用手指著頂樓説:“上面……還有學生……還有……”

  茍曉超今年5月2日剛剛結婚,5月12日回到學校上課。因傷勢過重,茍曉超在半途中輕輕地閉上了雙眼。

  13日一早,當記者趕赴現場時,坍塌的教學樓前已佈置了長長警戒線,一些學生仍在失聲痛哭。 “我要茍老師,我要茍老師……”9歲的莘能軍聲嘶力竭地哭喊著。 “如果茍老師不是第三次跑向頂樓去救孩子,他是絕對不會犧牲的!”教師萬保瑞如是説。

  (三)讚美

  走不盡的山巒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數不盡的密密的村莊,雞鳴和狗吠, 

  我有太多的話語,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涼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騾子車,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陰雨的天氣,

  我要以一切擁抱你,你,

  我要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

  因為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穆旦《讚美》

  君不見,在地震的廢墟上,已悄然立起了無數豐碑,留下了這些普通老師一段段壯懷激烈的故事。他們用自己同樣珍貴的生命換取了更多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用自己家庭悲歡離合成就了他人家庭的幸福美滿,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在此我想對此次在抗震救災過程中,為救學生而英雄獻身的老師們致以崇高的敬禮!

  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段永遠不倒的愛之長城,用他們最後一堂無聲之課點亮了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生命鑄就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師魂——譜寫出一曲“熱愛學生,無私奉獻”的英雄讚歌。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四)大愛

  親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體同山阿。

                               ——陶淵明《輓歌》

  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

  幼苗是參天大樹的起點,小溪是大海的起點,磚瓦是高樓大廈的起點,愛是教育的起點。

  偉大的人民教師,你們用鮮血甚至生命維護師尊,鑄就師魂,向世人宣誓人民教師這個職業的聖神,奏響了無數次盪氣迴腸的生命頌歌。你們博大而崇高的師德足以感動我們,感動中國,感動全世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