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災區重建,不僅僅是把樓房蓋起來”(圖)

時間:2010-05-12 10: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汶川地震兩週年:“災區重建,不僅僅是把樓房蓋起來”(圖)

 

             這是從都江堰市醫療中心樓頂遠眺嶄新的安居樓群(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鄭悅攝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兩週年前夕,中新社記者來到由福建省對口援建的四川彭州。相關官員表示,在援建人員努力下,原計劃3年完成的援建工作,可在2年左右即順利提前完成。但這並不意味重建已大功告成,當地官員和援建工作人員都表示“災區重建,不僅僅是把樓房蓋起來”,更要高品質地完成重建,並令災區民眾能切實受益,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由廈門市援建的彭州市婦幼保健醫院,援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醫院底部專門安裝了上百個減震支座,僅此一項投入便達到4百多萬元人民幣,可保證醫院在8級地震的情況下各項設施仍能正常工作,而這種設施在廈門都極其罕見。

 

  隨著各項重建設施的完成,當地民眾的生活也在重建中。在彭州龍門山鎮國坪村,村民張福元經營著一家農家樂。他告訴記者,隨著廈門修建的廈門橋和兩條公路的完成,國坪村交通大為改善,遊客增加,他的生意也好做了。按照村裏的規劃,他的農家樂將改造為一家賓館,他將入股並受聘為管理者,相信收入會更高。

 

  在廈門援建的天彭路上,卡車司機翟先生説,現在路修的比以前更好,他的收入也增加了,目前已在彭州市區貸款買了一套房子,還上房貸,扣掉生活費,每月收入還有不少盈餘。

 

  對於彭州的官員而言,如何在重建結束後,重建經濟,改善當地的經濟結構,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問題則是他們關心的重點。彭州市長韓軼對記者表示,重建結束後,彭州也在和福建探討如何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目前廈門就有四個經濟發達的鎮和彭州四個鎮結對子,彭州和福建將在人員的培訓,相互之間的産業合作,勞動力的就業等等方面建立一種長效的合作機制。

 

  中共彭州市委副書記譚學軍介紹説,彭州計劃用兩年多的時間,淘汰掉資源消耗型的産業。發展化工産業、服裝製造、旅遊業等産業。她表示,發展服裝製造業,正是考慮到其可以容納較多勞動力,有助於解決重建結束後可能面臨的勞動力轉移問題。

 

  “每次回到福建,我們也根據彭州的需要,積極介紹福建和廈門的企業來這裡投資”,正在彭州援建的廈門相關官員表示,重建完成並不意味著援建的結束。

 

  韓軼還向記者透露,在青海玉樹遭遇地震之後,短短兩天內,彭州市民就自發捐款200多萬元人民幣,“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同身受”,他亦相信,有四川重建的經驗,玉樹的重建會更快更好。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