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山東對口援建為北川發展注入新動力

時間:2010-02-01 13:41   來源:齊魯晚報

北川新縣城的山東建設者。

  北川鄉鎮,穿過廢墟與帳篷,一棟棟嶄新住宅樓拔地而起。 本 報記者戚淑軍攝于1月12日

  文/片本報記者戚淑軍

  “512”地震災難讓北川遭受重創,百姓失去家園,“三年援建兩年基本完成”,如今援建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北川的城鄉重建情況咋樣了?記者跟隨集中採訪團對北川城鄉重建進行了實地採訪。

  “山東援建,讓香泉至少向前跨越了二十年。”香泉鄉鄉長韓國軍如此説。“在山東的大力援助下,北川新縣城9月底將形成框架,震後兩到三年時間,北川各項經濟指標將恢復到震前水準,工業水準甚至會有所超越。”北川縣長經大忠如此表示。

  香泉有了自己的城鎮

  “對口援建,讓香泉鄉至少推進了20年。”説起對口援建,北川縣香泉鄉韓國軍鄉長一臉的感激與興奮。這個鄉只有12個行政村,7956人。

  “地震讓香泉人變得空前團結。”雖然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痛苦,韓國軍同其他香泉人一樣,在災難面前重新站了起來,加入到了重建的大軍中,“地震後很多人失去了房子,失去了親人,但精神面貌很好,援建過程中,山東出錢出力,老百姓出義務工,加快了重建的步伐。”如今的香泉鄉,1484戶農戶建設已全部完成,援建項目也順利結束,成為震後四川災區第一個竣工交付使用的重建場鎮。

  在香泉鄉衛生院,43歲的李永柏正陪著老母親住院,老人患有骨質增生,住院已經許多天了,“以前我們沒有醫院,看病要去湔江那邊的江油市,異地看病只能報銷30%,現在好了,我們不但重建了家園,也有了自己的醫院,報銷比例能達到70%了。”李永柏口中的醫院便是淄博援建的香泉衛生院。

  “香泉一直夢想能有自己的城鎮,今天實現了。”震前的香泉鄉,沒有獨立的城鎮,鄉政府與接壤的江油市香水鄉共用一個城鎮,也曾做過規劃,但由於財力等原因一直沒能建起。“512”地震後,在山東的援建下,一個嶄新的黃江城鎮誕生了。“文體中心、衛生院、廣場以及自來水、管網、場鎮道路等基礎設施都是山東援建的。2007年香泉鄉的財政收入是21萬元,現在財政收入達到了215萬元,援建讓香泉至少推進了二十到三十年。”見證了香泉災後重建的韓國軍對災後發展充滿希望。

  援建項目無一齣現品質問題

  “再造一個新北川。”北川成為了“512”地震中唯一一個異地重建的縣城,新縣城建設也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地震一週年的時候,北川新縣城在安昌河畔拉開了重建的大幕,如今,在這片工地上,山東兩萬名建設者奮戰在這裡。新縣城紅旗片區安置房工地上,荷建集團駐北川工作組組長吳昌海告訴記者,安居房此前設計的地槽只有1.9米,可當他們挖開基礎一看,傻眼了,此處以前是個河底,承載力不夠,設計深度根本滿足不了實際需求,建設部門重新進行了設計,將地槽深度提高到了3.8米,個別區域地槽達到了史無前例的6米。如此一來,工程量比預計翻了一番,僅基礎施工就耗費了山東建設者半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建的不僅僅是工程,更是山東在北川的形象,就是放慢建設進度,也不能拿品質做交易。”菏澤指揮部有關人士表示。

  山東省北川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徐振溪告訴記者,山東在北川不僅建工程,還要樹立山東人的形象,品質最能體現山東援建水準。山東援建,品質永遠是第一位,我們建的工程要像山東人一樣實在,我們建的項目要像山東人一樣踏實。山東已經完成的鄉鎮援建186個項目沒有出現一個品質問題。

  工業企業已恢復80%

  “現在北川工業企業已經恢復了80%,震後兩到三年時間內,北川各項經濟指標將恢復到震前,農業、旅遊業達到震前,工業水準甚至會有所超越。”1月28日,北川縣長經大忠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北川的發展信心十足。

  震後整日忙碌在重建中的經大忠比以前顯得更加憔悴,兩鬢的白髮格外明顯,他深情地告訴記者,震後在山東的大力援建下,北川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重大進展,春節前,絕大多數受災農戶能夠住上永久性建設住房。招商引資已經為産業重建開了一個好局,落戶北川的26家企業中,絕大多數是山東企業,山東援建的新縣城項目九月底便能交付使用。農業土地復耕也正在加緊進行,沒有損毀的土地春耕開春便將實施。經大忠表示,在山東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援助下,北川各項經濟指標恢復迅速。

  山東省北川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徐振溪就此表示,根據“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三年只是山東援建的基本結束,但山東與北川的長期合作還將繼續下去,三個産業的合作發展將更廣規模、更深層次展開。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