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路透社:地震洗禮激發中國“80後”一代的愛國熱情

時間:2008-06-09 12: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路透社日前援引在四川地震災區一位名叫王君博(音)的小年輕的話報道,今年一連串的危機,尤其是地震,成為了1980年以後出生的中國人的成人儀式。地震的洗禮激發了中國“80後”出生的一代的愛國主義熱情。

  5月28日,5歲的陳軍華在一位志願者的衣服上畫畫。他説這是送給叔叔的禮物。 在四川綿陽九洲體育館受災群眾安置點,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名志願者經常陪伴在災區兒童身旁,通過繪畫、遊戲等心理援助手段,使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能夠儘快擺脫災難的陰影。

  在一個悶熱的午後,王君博在震區説,2008年,他和其他中國年輕人將見證的重大事件,足以將來早些退休,撰寫回憶錄。

  今年19歲、個頭瘦小的王君博説:"這對我們是一次機會,表明自己不只是溫室中長大的孩子,也不是毫無用處。"他抽出了一部分大學英語課的時間,在四川省綿竹市為地震災民搭建的臨時帳篷醫院裏工作。

  自1月以來,中國經受了令全國陷入癱瘓的雪災、奧運火炬傳遞遭“藏獨”分子破壞以及5月12日的災難性地震。

  年輕一代對毛主席和中國過去積貧的認識大多僅僅來自於課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政治學家方寧(音)説:“我認為這些經歷將對下一代産生重大影響。”

  “這對他們好像一次洗禮。這不會完全轉變他們的世界觀,但有助於形成一種集體主義思想……新愛國主義肯定是其中一種重要因素。”

  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5月底對2648人進行的一項調查中,98%的人説,這次經歷增強了“民族凝聚力”。

  6月4日,理查德?克萊德曼在記者見面會上與將和他同臺演奏的少年合影。 “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賑災募捐演奏會將於5日晚在銀川舉行,演奏會的票房利潤和現場募得的善款將全部捐給四川地震災區。 

  21歲的林業學專業大學生賴陽昀(音)説:"所有這些事件讓我們對自己的國家更加有信心,讓我們更加愛國。"

  當奧運火炬傳遞在巴黎遭到“藏獨”分子破壞後,賴陽昀曾支援聯合抵制法國超市巨頭家樂福的大規模運動。最近,他為地震災民捐衣捐錢,還獻了血。

  "關於奧運火炬在巴黎傳遞受阻事件的抗議活動顯示了我們可以多麼愛國。但是這次地震的影響更加深遠,因為這是關於為什麼我們應該關心祖國。"

   志願者趙艷莉(左)在重慶南桐礦業總醫院為四川省北川中學的廖波同學喂水(5月24日攝)。 

 

  北京一家夜總會的經理李彤(音)説:"80後一代常常給人被寵壞的印象,不關心他人,也做不了什麼事。"她組織了一系列賑災音樂會。

  她説:"看到年輕人是如何投身於地震救援工作,令許多人感到震驚。在某種意義上,對我們自己也是一次震動。"

  5月22日,身穿寫有“我們在一起”字樣T恤的志願者活躍在四川省青川縣孔溪鄉。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志願者紛紛趕到地震災區,伸出援手為災區群眾排憂解難,奉獻愛心。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