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理縣中學告別災難陰影 學生爭當義工傳遞愛心

時間:2010-05-11 08:3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10日阿壩消息 10日,紀念汶川地震兩週年活動的網路媒體記者們來到了災後重建的理縣中學,不僅見證了災區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欣喜地看到這裡的學生們已經告別了災難帶來的陰影,並積極當起了義工,主動將愛心傳遞下去。
 
  李玥是理縣中學高一年三班的學生,家住離學校7公里遠的甘堡村,父母都是當地的藏族農民。喜歡跳舞的她在課餘時間裏報了學校的舞蹈興趣班。“我喜歡跳舞,長大以後想當一名舞蹈老師。”她説,跳舞是她從小一直以來的愛好,喜歡跳舞的她也常常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文藝活動。李玥告訴記者,震前學校比較簡陋,平時也很少舉辦文藝活動,喜歡跳舞的她只能在村裏跳鍋莊時露一手。“現在學校有室內體育館了,學校也經常舉辦一些晚會這些活動,每次晚會我都參加。”從李玥滿足的笑容中,就能感受到她對新學校的滿意。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一名導遊,可以帶更多的客人來我們的家鄉,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理縣。”理縣中學的何忠季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自己的理想。她説,新學校的條件很好,也讓自己通過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了解了更多山外的世界。
 
  據校方介紹,新建的理縣中學,實現了“多媒體教學通”——即每間教室都連通了多媒體教學。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求知興趣,同時也提高了教學品質。學校還設有先進的數位鋼琴室、多功能實驗室以及藏書五萬餘冊的圖書閱覽室等等。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在這裡記者欣喜地發現,當地的學生們不僅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且還將愛心進行了傳遞。李玥告訴記者,她和她的同學們每到週末都會參加義工活動,到附近的村寨和養老院去表演節目獻愛心,陪老人們過節等等。
 
  據理縣中學賈校長介紹,去年學校重建後,理縣中學語文教研組和數學教研組的的兩個課題分別獲得了四川省的二、三等獎。另外,這裡的學生藏族和羌族的居多,很多同學能歌善舞,學校也正在探索指導學生發展藝體的教學。
 
  據了解,在援建工作中,理縣中學恢復重建列入第一批援建項目,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新建教學樓、辦公綜合露、體藝樓、學生宿舍、食堂等教育教學用房12幢,總建築面積達30321.6平方米。所有建築均嚴格按照抗震設防標準進行,于09年4月破土動工,當年9月1日準時開學。
 
  理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永紅最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我們要把最好的地方、最好的建築用來做學校。我們要讓孩子們接受最好的教育。”(記者 高斯斯)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