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歷史性握手——“汪辜會談”始末

時間:2010-12-23 15:13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兩岸關係走勢如下:1992年,“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確立;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與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舉行第一次會談,達成了四項協議;1995年,李登輝以私人名義訪美,在國際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兩岸關係跌至冰點;1997年,香港順利回歸,應新形勢,大陸方面採取主動,推動第二次汪辜會談;1998年10月,汪道涵與辜振甫在上海二度會晤,達成四項共識;1999年6月29日,“海協會”、“海基會”就落實四項共識交換意見;僅過了10天,李登輝公然拋出“兩國論”,拆毀兩會商談基礎,兩會聯繫遂告中斷;2005年,隨著辜振甫、汪道涵先後駕鶴西去,汪辜會談遂成為歷史絕唱,但兩位老人為促進兩岸關係的改善“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精神仍為後人所感念。

  一位神秘客人來訪 與一場特殊對話

  1990年4月,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接待了一位來自臺灣地區的客人---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的弟子張尚德教授。

  張尚德先生是臺灣地區著名的禪門宗師,此行有意在內地委託一家印刷廠印製他的禪學研究書籍,與祖國大陸進行這方面的學術思想交流。與此同時,張尚德先生還有鉅額投資意向,欲尋與上海市主要領導會面的機會。

  此時,正與張尚德進行學術交流的馮契教授把時任《社會科學》雜誌編輯的王恩重找去,問他是否有辦法與汪道涵取得聯繫。

  王恩重回答説:“我有一位親戚在國務院外經貿委,曾與汪老同過事。去年《社會科學》雜誌成立10週年時我曾經請他為雜誌題了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