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辜振甫“三不滿”和汪道涵的最大遺憾(2008-11-06)

時間:2010-12-24 10:00   來源:鳳凰網歷史綜合

  汪道涵和辜振甫共同經歷了兩岸關係的起伏互動,他們兩人的名字,幾乎成了兩會商談的同義詞。

  今天,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率團訪問臺灣。這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隔海對峙以來近60年間中國大陸授權訪台的層級最高的官員,也是大陸海協會自1992年成立以來首度由會長率團訪台。

  2005年12月,汪道涵辭世消息傳出,兩岸各界人士紛紛扼腕。此前一天,正是汪老當年的會談夥伴和好友辜振甫先生逝世的農曆週年忌日。時間上的巧合更讓人在悲傷中有了許多感慨。

  臺灣媒體在報道中感嘆,辜汪二老相繼離世,二老的情誼和風範,也永遠走入歷史。

  “破冰”回顧,這十年

  10年來,儘管兩岸政治關係不時僵持對立,但“汪辜會談”及其成果對推動兩岸事務性商談、加速兩岸經貿合作和各項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産生了深遠影響。

  在相對正式的表述裏,“汪辜會談”被定位為“民間性、經濟性、事務性與功能性”,是兩岸落實“九二共識”的重要成果。

  回顧“汪辜會談”以來兩岸通航的發展過程,當中有著許多“閃光的亮點”:

  在海上通航方面,1997年4月,福州、廈門與高雄啟動試點直航,結束了海峽兩岸48年來商船不通航的歷史。2001年8月,臺交通部批准高雄辦理與大陸之間的海空聯運作業,使兩岸直航又邁出了關鍵性的一小步。從2001年1月2日起,臺政府分階段開放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的貨物和人員直接往來,即小三通。

  在空中通航方面,大陸控股的澳門航空公司和港龍航空公司先後自1995年12月、1996年8月開始,分別經澳門、香港機場時不需要換班機,只要更改班號,就可以“一機到底”飛行兩岸。2003年“臺商春節包機”是1949年以來第一批飛往大陸的臺灣民航客機,戳穿了所謂“兩岸直航不利臺灣安全”的謊言,在臺灣引起強烈反響。

  兩岸電信業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但發展速度驚人。目前,兩岸直達光纜和衛星電路已達3000多條,並相繼開辦了電話、電報、數據通信、電子信箱、行動電話漫遊等業務。

  “汪辜會談”後,兩會就兩岸交流衍生的問題先後進行了17次事務性商談。然而,這些成績並不能抹去汪道涵、辜振甫心頭的遺憾。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