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汪道涵鍾情世博會 從戰略高度看待上海辦博(2009-11-15)

時間:2010-12-24 12:31   來源:新民晚報

  

  資料圖:汪道涵

  我的丈夫吳建民擔任駐法國大使期間,我們有幸參加了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全過程。申辦成功後,我腦子裏始終有一個問題:“是誰第一個提出上海申辦世博會的?”

  後來從上海市領導的口中得知,這個“第一人”是上海老市長汪道涵。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汪老就提出了上海舉辦世博會的設想。這是經過深思熟慮、調查研究後産生的想法。汪老三次訪問日本,了解到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大阪世博會兩大國際活動對日本經濟的巨大推動力。回國後他又組織專家學者研究這一問題,聯繫到上海的發展計劃,提出上海應該申辦世博會。由於當時中國還不是國際展覽局的成員,沒有資格申辦,汪老的理想未能實現。

  2003年我們回國後,每次去上海,都提出約見汪老。儘管汪老當時年邁多病,常年呆在醫院裏,但他總是欣然同意。

  汪老始終從戰略的高度看待上海舉辦世博會。在他當市長時,他就提出把建立國際金融中心作為上海的發展戰略。他對我們説:“任何城市的發展都需要有持久的動力,否則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停滯不前,甚至會衰落。浦東的開發給上海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動力。但是,能夠給上海發展帶來持久動力的只能靠兩條,一是科技,二是金融。世博會有著極高的科技含量,對舉辦方城市、國家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世博會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活動,持續時間長,遠遠超過奧運會。這麼大規模的活動,要有金融體系來支撐。通過舉辦世博會能增強上海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地位,以便為上海的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針對有些人對世博會作用的誤解,認為世博會只不過是“擴大的廣交會”,是“商品展覽會”,甚至認為這是上海的事,與其他地方無關。汪老表示擔憂,他指出:世博會不僅對上海,對長三角地區,甚至對全國都有促進經濟建設的作用,關鍵是要抓住世博會所提供的機遇。他説:“世博會與廣交會不同,廣交會是戰術性的,管一年;世博會是戰略性的,管50年。”

  一年與50年!汪老言簡意賅的評論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腦子。世博會是戰略性的,它展示的是各國的經濟實力,不是用來推銷商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它是經濟領域的奧林匹克!

  飲水不忘掘井人,汪老就是“掘井人”。最近國務院關於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的意見,對上海利用世博會的機遇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是很大的推動,這與汪老的心願不謀而合。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