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首  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週年動態 | 兩岸情深 | 患難真情 | 血濃于水 | 愛心匯集 | 經濟重
人文重建 | 重訪災區 | 新家園新生活 | 志願者行動 | 自力更生 | 對口支援 | 圖片報道 | 各地援助 | 感人事跡 | 評論分析
  首頁-專題-時政-汶川地震週年紀念-災區重建-志願者行動
 
 
農民志願者:幹救援中最平凡的事
 
  來源: 華西都市報      日期: 2008-05-30 19:53

 
 

  “地震無情人有情,是您們給了我生活的信心,真誠祝願好人一生平安。”這是受災群眾胡鳳發送給農民志願者王立臻的短信。截至昨日,由14位來自河北棗強縣大營鎮芍藥村村民組成的農民志願者隊伍已在災區連續奮戰了半個多月。他們和大學生志願者一道組成“黃金搭檔”,在成都周邊重災區,為抗震救災默默奉獻著。

  衝進危房冒險搶出科研資料

  28日15時許,在都江堰白沙鄉山頂的四川養麝研究所,王立臻正揮舞著大錘砸爛預製板,和同伴們從中搶救大量科研資料。臉上還殘留著豆大的汗珠,王立臻又帶領大家衝進危房,兩分鐘不到,一個裝滿文件的木櫃被抬出來。幾人將櫃子輕輕放下,搓一搓手,又折返到危房中。

  10余分鐘後,屋外的平地上多了一大堆東西。“請你們看看,還有沒有需要搶救的東西?”王立臻望了一眼剛搬出來、佈滿灰塵的東西問旁邊的研究所副所長康紀平。“重要的資料已基本被搶救出來了,你們太辛苦了!”康紀平不停地表達著謝意。該所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專業養麝研究所,自1983年建所以來,科研人員花費幾十年收集整理的珍貴科研資料,全存放在辦公樓內。昇平、小漁洞、向峨、虹口、白沙……災區處處留下了這支農民志願者隊伍的足跡。在救援中,他們還利用同為農民的心理認同感,對受災群眾進行心理撫慰。

  聞知災情支書召集志願者

  地震後,河北棗強縣大營鎮芍藥村黨支部書記王文忠坐不住了。“四川發生這麼大的災難,我一定要為災區做點什麼。”王文忠本想立即飛到災區,但考慮到一個人勢單力薄,他想到了組建一支農民志願者隊伍參與救援。倡議一發出,很快就有30多名村民主動報名,年紀最大者近60歲。王文忠從中挑選了13名精兵強將,同時,還通過北京的馬伏鷹召集到了8名大學生志願者。一行23人搭乘飛機于14日淩晨2時抵達成都,當天上午便趕到彭州災區。

  分頭出擊井然有序搞救援

  “我們希望被派到救援第一現場,通過雙手救出埋在廢墟裏的群眾。”王文忠説。儘管最終他們被安排給受災群眾提供幫助,但王文忠表示:“災區現在需要我們,不管安排什麼樣的工作,來了就要好好幹活。”村支書的話打消了大家的失落。

  這支志願者隊伍最先到的是昇平村,為有序開展工作,王文忠將大夥分成3組,農民志願者負責搶救物資、搭建帳篷,大學生志願者則負責教孩子文化知識、進行心理輔導。王文忠還出資給每個志願者購買了最高賠付額50萬元的保險。

  發展壯大隊伍擴充為30人

  “我們是來救援的,不能給政府增添負擔。”王文忠一行帶來了帳篷等生活用品,委託朋友在成都購買了兩車物資帶到災區。除留下部分生活必需品外,全都捐給了受災群眾。每天晚上,王文忠都要召集各小組成員開會,了解當天的工作進展以及次日打算。在救援中,他們還“收編”了幾名大學生志願者和從北京趕過來的外科醫生,隊伍一度壯大為30余人,他們在不同區域為受災群眾服務。王文忠了解到,災區最需要的是糧食、帳篷和水,便安排人從河北購買了3車急需物資,緊急運到災區。

  無私奉獻“帶頭人”作表率

  在小漁洞鎮羅陽村,志願者們每天從7時幹到20時。渴了喝口自帶的水,餓了啃兩塊餅乾接著幹。看到一些村民沒有遮風避雨的地方,他們捐出準備自用的彩條布。一戶人家的廢墟裏還埋著2000多斤稻穀,主人哭著向他們求援。10余名志願者冒著余震,幹了1天半,將稻穀全部搶出來。

  他們在羅陽村連續幹了5天,贏得了村民們的讚譽。臨走時,幾十名村民跪著哭求他們吃一頓飯。想到災區糧食寶貴,志願者們沒有答應。最後,實在拗不過,每人喝了一碗村民們提供的礦泉水才離開。整個救援中,王文忠已花費了50余萬元,他説:“我們做的沒有一件是轟轟烈烈的大事,全是救援過程中最平凡的事情。”有人問王文忠:“你直接捐錢不就得了嗎?”他微笑著説,災區現在最需要的不僅是錢,更需要我們通過自己的行動,帶給受災群眾重建家園的信心。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