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殤,川之上。“5 12”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一週年。面對這場世紀劫難,中國政府和人民展開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舉國行動,讓世界看到中國——一個“摧不垮的民族”堅強重生。
中國人,以鋼鐵意志和堅挺脊梁,以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坦蕩堅定自信開放,展示出清晰真實的國家形象。
“原來中國是這樣!”面對中國萬眾一心抗擊天災的史詩般壯舉,美國《時代》週刊如是驚嘆。
中國就是這樣!一年來,無論是在救援現場,還是在急救帳篷,無論是在臨時過渡房,還是在震區孩子寄讀的異地他鄉,全球炎黃子孫以自己的方式,為中國人,為我們自己,舉行了一次“成人禮”。
這一年,我們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與死神搶奪生命;這一年,我們力盡綿薄,對“汶川人”進行著持久的守望關愛;這一年,我們以“我們都是汶川人”的誓言和行動,對中華民族進行了集體身份確認;這一年,我們以“第一位是生命,第二位是生命,第三位還是生命”的行動綱領,把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實踐推向了一個歷史的新高度;這一年,我們以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的姿態,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
旗幟就是形象,旗幟就是方向。一年來,以人為本的旗幟在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中高高飄揚。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總是把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放在首位。無論中央高層的決定,還是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的指令,以及方方面面的自覺行動、英勇犧牲,無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把救人作為救災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不惜一切代價搶救每一條生命。在救災現場,胡錦濤總書記堅定地説:“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要千方百計地搶救。”溫家寶總理則要求:“第一位的是救人,一分鐘都不能耽擱,一分一秒就可能救出一個孩子、一個倖存者,所以必須把救災工作組織得有條有理有力。”
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群眾,從救援官兵到無數的志願者,全國人民達成了空前的共識:人的生命高於一切,要不惜一切代價,盡可能搶救每一條生命。
對人的生命和尊嚴的尊重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中國規定5月19日~21日為全國哀悼日,悼念汶川地震死難者。這是中國首次為普通民眾設立哀悼日。5月19日14時28分,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車輛停運,汽笛長鳴,13億人默哀3分鐘,向四川汶川地震死難者致哀。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全國人民肅立默哀,表達了中國社會對遇難者生命的尊重和對人的尊嚴的肯定。
一切圍繞人,為了人,為了人的生命。一切力量在以人為本的信念下集結,一切分歧在以人為本的信念下消除。中國人民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中迸發出的排山倒海力量,舉世同欽。
重大公共危機發生後,政府應急速度和處理方式直接關係到政府形象。危難之際,中國國家領導人以超乎尋常的沉著果斷、同擔同悲的親民舉動,悄然消融了他們在外媒心目中的神秘,展現出一個大國領航者的自信、膽識、勇氣與擔當。
資訊化時代的政府,是資訊公開的政府,是經得起全球媒體聚光燈審視的政府。在汶川大地震中,世界看到的是一份滿意的中國答卷。地震災情披露及時準確,救災物資使用公開透明,現場採訪報道絕少約束……這一切無不令中外人士稱道。
在全球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國家魅力須以制度和模式來彰顯。社會主義中國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以舉國動員體制來抗擊這場突如其來的世紀災難。對口幫扶的災後重建制度安排,也只有在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夠如此堅決有力地得到貫徹落實。
國家魅力還要靠公民精神來釋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在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綻放出更加璀璨的人文光輝,驗證了公民精神的新高度。有美國媒體感嘆:“千百萬的中國人排起長隊,捐出鮮血、食品和衣物”,“13億人都在貢獻所能和愛心。”災難面前,每個中國人都是志願者。志願者的井噴式發展,代表著一種現代公民意識的日趨成熟,是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和平時代的軍隊,必定是承擔多重使命的軍隊,是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守護神。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搶險救災的重大決策,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最精銳力量奔赴第一線。二炮、海軍、空軍、陸軍、武警、公安民警……國之重器,雲集災區;國之精銳,拯救斯民。災區救援和重建,讓世界人民看清中國的子弟兵不畏死亡又同災區民眾親如一家,人民軍隊可親可敬。
以人為本的國家價值觀,愛民善治、開放自信的政府,堅強有力的應急救災體制,日趨成熟的現代公民意識和可親可敬的軍隊,這就是世界特別是西方媒體在汶川所發現的那個中國,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個“大寫的中國”。(文/楊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