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稱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行

時間:2004-06-14 14:16   來源:

  對中國國臺辦“五一七”聲明提出有關“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臺灣學者認為,這是中共領導人踏出重要關鍵的一步,兩岸兩會可以針對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坐下來談,一旦軍事互信機制形成,可使臺海安全和平獲得較大保障。不過,北京國臺辦“五一七”聲明是在一中原則基礎上提出“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共同構造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的,但臺灣學者在座談中卻明顯回避談及“一中”原則這一前提。

  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舉行“臺海安全的新思維———新政局、新兩岸關係的安全觀”討論會,邀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秘書長蘇進強、“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嶽等人座談。

  林正義説,“中共從過去排斥兩岸‘信心建立措施’到願意接受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是中共領導人踏出重要關鍵一步。”

  林正義説,在兩岸沒有制度化協商機制之下,美方建議兩岸需要一項較穩定、溝通性的架構。在軍事上,美方希望兩岸不要兵戎相見,最好能有一套軍事預警或緊急應變機制,降低誤判。

  蘇進強説,雖然中國仍堅持對臺灣的主權,但兩岸之間仍有機會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因為信心建立措施的敏感度比直接政治談判的敏感度來得小,對兩岸政府與人民而言,接受度較高。

  他認為,信心建立措施並非一定要裁軍,對於軍事力量消長影響較小,比較適合臺海兩岸強調軍力平衡的現況。軍事互信機制雖然不是臺海和平的萬靈丹,但卻是避免兩岸相互毀滅、降低戰爭風險的“消炎劑”。希望美國與日本等國促成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一旦軍事互信機制形成,不僅臺海安全和平可以獲得較大保障,“三通”問題也可迎刃而解。

  張五嶽認為,相較于當前兩岸在政治上存在嚴重的歧見,想要建立和平的穩定互信機制,顯然是漫長過程。只有先經由兩岸經貿與攸關人民權益事項上的互利互惠著手,讓兩岸雙方感受到非零和甚至是雙贏的契機,才能為緊繃的政治關係開創良好條件,奠定互信基礎。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