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臺灣問題與我國總體戰略目標和戰略部署

時間:2004-05-28 13:14   來源: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三大任務之一;到二十一世紀中實現國家的現代化,是我國以百年為期的國家現代化總體戰略目標,而在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建成較高水準的全面小康社會則是階段性的總體戰略目標。毫無疑問,解決臺灣問題是我國總體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臺灣問題必須納入和服從總體戰略部署。
  
  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進程與世界其他大國的現代化進程很不相同。不僅因為中國只有在擺脫了其他大國長達百年的欺侮、掠奪之後,才得以開始自己的現代化進程,而且因為中國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曾經“積貧積弱”的國家開始現代化進程。顯然,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歷程要比世界任何大國更艱巨、更複雜、更漫長。特別是,當經過三十年的曲折和摸索,中國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時,世界又進入一個發展的新階段,中國面臨著必須加快實現現代化更為巨大的壓力。所以,“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既是對歷史進行深刻反思得出的寶貴認識,更是在世界進入新階段的嚴峻形勢下中國人民最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現,必須排除一切干擾,堅定不移地予以堅持。從根本上説,臺灣問題正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長期遭受外國侵略、欺侮、掠奪而導致“積弱積貧”、任人宰割的苦果。所以,臺灣問題的解決既是中國擺脫外國侵略、欺侮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擺脫貧窮軟弱的應有之義。這從根本上決定了,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必然納入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進程,而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也必然成為中國實現現代化總體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發展是並行不悖、相輔相成的。歷史將證明,只有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總體戰略目標,才能為解決臺灣問題創造最有利條件,並且最終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

  解決臺灣問題是為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又是為了更有利於實現國家的現代化。所以,解決臺灣問題的深層次目標是有利於實現國家現代化。具體地説,就是解決臺灣問題應有利於實現完全統一後的中國的穩定、繁榮,而不是相反。這意味著,不僅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總體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必然納入實現現代化的總體戰略部署當中,並必然服從於這一部署。這就是説,選擇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時機,必須有利於和服從於國家現代化進程的總體部署。歷史和現實的條件決定了,解決臺灣問題必然是複雜、漫長的過程,這是不會因為我們的願望而改變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可能發生,實際上也已經一再發生曲折,甚至是重大曲折。如果説,在進展比較順利時,肯定比較容易做到解決臺灣問題服從於實現現代化進程的總體戰略部署,而在發生曲折,特別是發生重大曲折時,則容易産生急躁情緒,而置實現現代化進程的總體戰略部署于不顧。這不僅不利於實現現代化的總體戰略目標,而且實際上也不利於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此,我們務必有十分清醒的認識。特別需要重視的是,臺灣島內以李登輝、陳水扁為代表的分裂勢力,加緊推行“臺獨”路線,不斷挑釁一個中國原則,既是他們頑固的“臺獨”立場決定的,也是他們以此干擾祖國大陸實現現代化進程總體戰略部署,為最終實現“臺獨”創造有利條件的戰略企圖的表現。所以,我們不僅要堅決反擊他們的分裂活動和挑釁,而且必須注意不因他們的挑釁而改變我們的總體戰略部署,不然,他們正好以售其姦。

  1978年以來,中國政府先後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以及將基本方針具體化的“八項主張”。基本方針和“八項主張”不僅清楚顯示了我們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定立場和靈活務實的態度,而且充分表現了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思想。十幾年來對臺工作的重大進展,特別是海峽兩岸經貿關係、人員往來持續、快速的發展,充分表明瞭基本方針和“八項主張”的正確與卓有成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基本方針和“八項主張”十分有效地遏阻了李登輝、陳水扁公然“臺獨”的圖謀,“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和我們國防實力的不斷增強,是臺灣島內分裂勢力公然“臺獨”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儘管隨著各方面形勢的發展變化,對臺工作的具體政策必然要與時俱進地調整、完善,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與“八項主張”決不可改變。

          (作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郭震遠)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