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遏阻“臺獨”的3個手段

時間:2004-06-16 16:43   來源:



  臺灣當局仗著比較發達的經濟,懷著美國等國際社會支援“臺獨”僥倖心理,通過綁架民意來推行“臺獨”分裂政策,挑戰大陸維護統一的能力與決心。然而從兩岸的實力對比、臺灣經濟的脆弱性、國際政治的現實主義和臺灣民眾求和平求發展的主流民意來看,臺灣當局根本無法達成“臺獨”目標。

軍事上斬首、點穴、登陸、佔外島

  任何國家,任何政府,其阻止國土分裂、維護國家統一的手段,最終與最有效的選擇,當然要屬武力。而要使用武力,關鍵在於實力。實力大的一方不僅握有戰爭主導權與決勝權,而且掌控戰爭方式的選擇權。兩岸實力對比,臺灣則遠遠落後於大陸。

  經濟實力方面,2003年大陸GDP達到116694億美元,約合14000億美元。臺灣為3200億美元,大陸是臺灣的4.5倍。若以購買力來計算,大陸是臺灣的12倍以上。

  綜合實力方面,大陸的人口是臺灣的56倍,大陸的土地面積是臺灣的2600倍。大陸自然資源豐富,産業結構齊全,經濟自立,糧食充足;臺灣自然資源貧乏,能源物資奇缺,産業型態單一,經濟對外依賴嚴重。

  軍事實力方面,大陸有戰機4000多架,其中先進戰機有400多架,臺灣所有的戰機只有400多架。大陸有各類戰艦100多艘,臺灣只有40多艘;大陸有潛艇70多艘,其中不少是核攻擊潛艇,臺灣只有4艘無戰鬥的力潛艇。大陸有各型防空導彈近萬枚,臺灣只有2000多枚;大陸有中遠端地對地導彈、巡航導彈數百枚,臺灣為零。大陸還有原子彈、中子彈等戰略武器,臺灣不僅沒有,而且未來也不可能擁有。

  以上實力對比,不僅決定臺灣在軍事上只能被動防守,而且意味著大陸使用武力手段來遏阻“臺獨”有多種選擇。如可利用精準攻擊與特種部隊的突襲對臺灣的首腦人物及首腦機關實施“斬首”行動,可利用導彈、精確制導炸彈首波摧毀臺灣100個以上的軍事與民生目標,可用定點打擊癱瘓臺灣的交通運輸網路,可利用電磁脈衝武器與資訊戰破壞臺灣的通信、指揮中心,可向臺灣島東部山區空投數萬兵力打山地戰,可數小時之內搶佔臺灣本島周圍的小島,亦可萬船齊發全面登陸臺灣。

經濟上封鎖、制裁、拖垮分裂政權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兩岸貿易,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據商務部統計,2003年兩岸貿易總額達到584億美元,比2002年增加31%。其中,臺灣向大陸出口494億美元,增加30%,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404億美元。臺灣是大陸第五大貿易夥伴,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地和最大順差來源。至2003年底,兩岸貿易總額高達3200多億美元,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超過2100億美元。兩岸不斷增多的貿易,使臺灣越來越依賴大陸。2003年臺灣出口總值1442億美元,進口總值1273億美元,順差總額169億美元。若扣除兩岸貿易帶來的404億美元順差,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235億美元的逆差。據統計,2003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和貿易依存度分別達34.3%和21.5%;大陸及香港從臺灣的進口對臺灣GDP成長的貢獻為3.05%,佔臺灣全年GDP成長率的96.68%,亦即2003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幾乎百分之百來自於大陸與香港的貿易。

  臺灣經濟對大陸的高度依賴,使大陸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影響到島內的經濟與民生。今年年4月傳出大陸要進行宏觀經濟調控,臺灣股市5小時之內掉了300點。5月30日,香港媒體透露解放軍將在東山島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臺股降了200多點。6月11日,大陸一學者文章分析大陸不排除選擇經濟制裁臺灣,結果造成臺灣股市滑落200多點。種種跡象顯示脆弱的臺灣經濟根本不能自絕於大陸。沒有大陸的依託,臺灣經濟會一落千丈。在陳水扁拋出“臺獨時間表”並舉行有“統獨公投”嫌疑的“和平公投”之後,大陸各界出現使用經濟手段來遏制“臺獨”的呼聲。如果陳水扁當局進一步挑釁大陸,大陸不排除使用經濟手段來對付走戰爭邊緣政策的臺灣當局。除了經濟制裁外,大陸還可通過經濟封鎖、輿論戰、心理戰、網路戰、軍備競賽等方法拖垮臺灣的經濟。

國際上圍堵、孤立臺灣當局

  國際政治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沒有實力的國家或地區,對國際社會不具有重大影響力。從古到今的國際關係,都是有實力的大國所玩的遊戲,小國家或地區只能聽命于大國。而中國大陸經濟實力居世界前六強(實際上第四強),軍事實力為世界第三強,又是聯合國握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今天,中國大陸是大國俱樂部中的重要一員,在國際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離開中國的合作,其他大國不足以控制全球與亞太地區局勢。因此,即使最強大的美國,也要在反恐、朝核問題上必要尋求跟中國合作。

  由於大陸的實力與影響力,除了26個袖珍國家承認臺灣當局之外,其他國家及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政府間的國際組織都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大陸代表中國。無論美、俄、英、法、德、日等大國,還是東亞及其他地區的小國,它們從自身利益出發,都希望世界局勢安定,由大國控制的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更是致力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基於利益與無法改變中國擁有臺灣主權事實的考慮,國際社會普遍反對臺灣當局改變兩岸現狀,反對臺灣獨立,反對臺灣當局挑釁大陸和破壞臺海、東亞及世界和平的任何言行。“臺獨”在國際社會中孤立無援。因此,海內外的學術界、輿論界普遍認為,即使臺灣當局冒然宣佈臺灣“獨立“,但沒有國際社會的承認,其“獨立“不具國際法律效力,最多只能欺騙自己而已。

  退一萬步講,如果臺灣當局裹脅某些國家承認臺灣“獨立”,大陸還可運用大國外交、尋求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支援及“漢賊不兩立”等策略來避免中國的分裂。迫不得已,大陸最後還可選擇武力來阻止臺灣獨立。大陸已將外國勢力入侵臺灣定為對臺使用武力的條件之一,外國勢力承認臺灣“獨立“在某種程度上可被解釋為外國勢力入侵臺灣。(朱顯龍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