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應切實履行“八?一七”公報 停止對臺軍售

時間:2004-06-11 11:16   來源:


 
    新華網北京6月11日電(記者包爾文)美國政府11日在華盛頓為剛剛故去的前總統羅納德裏根舉行了隆重葬禮。對於裏根的評價,世界各地不盡相同,不一而足。在中國人的記憶裏,裏根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曾為推動中美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作出過努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中國政府與裏根領導的美國政府發表了著名的“八一七”公報。

  “八一七”公報是繼“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之後,中美之間達成的又一個歷史性文件,三個公報構成了中美雙方處理兩國關係的基礎。美方在“八一七”公報中重申:“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美方還特別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準,它準備逐步減少對臺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八一七”公報一發表,遭到美國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國會山上一片譁然,認為美國讓步太多,不能接受。甚至某些對中國比較友好的參議員也認為這份公報與美國國會單方面通過的“對臺灣關係法”抵觸,不可取。白宮與國會的矛盾一時大有激化之勢。在此情況下,裏根在國會山出出進進,與許多議員討論溝通,耐心地做説服工作,最後取得了多數議員對“八一七”公報的認可。這表明,裏根認識到,“八一七”公報對中美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

  令人遺憾的是,22年過去了,美國方面始終沒有切實履行“八一七”公報。實際情況是,美國政府不但一直在向臺灣出售武器,而且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數量和性能上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美國這樣做的“理由”之一是,要使臺灣當局“在感到安全的情況下”與大陸對話,它就必須向臺灣出售武器。然而,美國這一“理由”所帶來的結果並不是臺海局勢朝著和平與穩定的方向發展而是相反。

  美國不斷對臺出售武器,給島內“臺獨”分子發出了錯誤的信號。自李登輝執政後特別是陳水扁上臺以來,臺灣當局在島內大搞“漸進式臺獨”和“去中國化”活動,在國際上大肆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斷給兩岸關係發展設置障礙、製造危機。現在,陳水扁當局在分裂中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叫囂要進行用“一邊一國”對抗“一個中國”的“聖戰”,鼓吹“與中國對抗”,甚至提出了在2006年搞“公投制憲”、2008年實施“新憲法”並使臺灣成為“正常、完整的國家”的“臺獨”時間表。就在本月2日,臺灣“行政院”又通過了一項數額高達182億美元的特別預算,用於購買先進武器。兩岸關係就是這樣被“臺獨”勢力一步一步地推到了危險的邊緣!臺海局勢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是與美國違反“八一七”公報原則的錯誤作法分不開的。

  不久前,美國一位高級官員稱,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首要關切”之一是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其實,美國如果真地想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就應該認清陳水扁的“臺獨”分裂本質,切實履行和遵守“八一七”公報,停止向臺灣出售先進武器,不以任何方式支援和縱容“臺獨”勢力。這是維護臺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正確選擇和關鍵所在。

  1984年4月,裏根對中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成為中美建交後首位訪華的美國總統。訪問期間,裏根説,他到中國的目的之一是聽聽中國人的願望和所關心的事情。現在,美國政要們也該聽聽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心聲:切實履行“八一七”公報,停止向臺灣出售武器。(完)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