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評論:臺當局近期為何頻耍花招

時間:2004-06-10 13:44   來源:



  《大公報》今天刊發泰武文的《臺當局近期為何頻耍花招》的評論。文中寫道,最近,臺當局在兩岸關係上頻耍花招,一是由新任“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提出汪道涵訪台邀請;二是“行政院長”遊錫堃提出“臺灣釋出善意、擴大兩岸交流、尋求臺灣共識”三階段論;三是陳水扁促臺灣各級地方政府將兩岸議題納入業務範圍。繼陳水扁五二○講話後,臺當局為何以“柔性訴求”作為兩岸政策的基調頻向大陸招手?依筆者分析:

侈談“和平”講給美國聽

  誰都不會忘記,臺“大選”前,陳水扁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一意孤行搞所謂“和平公投”,危及到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尤其是美國特別顧忌陳水扁“切香腸”式的向“臺獨”邁進,讓美國感到非常頭痛和不滿,美臺關係一度嚴重“滑波”。如今,陳水扁“險勝”,其五二○講話精心包裝、低調,做到了讓美國滿意,接著又是刻意大放虛偽、空洞的“和平”煙幕彈,要和大陸談“一個中國議題”,刻意講給美國聽,同時欺騙國際社會。一位國民黨老兵曾對筆者講,臺當局抗拒統一,所能依靠的是“挾美保臺”,沒有美國的保護,哪有臺灣的存在。事實正是如此,過去和現在,臺當局都是緊抱美國“大腿”維持生存。可以斷定,臺灣問題不能解決的重要障礙、陳水扁當局“臺獨”勢力的囂張,完全與美國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美將“與臺灣關係法”淩駕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上及美大量售臺先進武器有著密切的關係。

存僥倖心理推卸責任

  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遭到破壞,完全是由李登輝、陳水扁當局一手造成的。歷史記載,“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是一九九三年新加坡汪辜首次會談的重要基礎。之後一九九八年汪辜在上海又舉行了第二次會晤。正當兩岸關係逐步“升溫”,汪道涵會長受邀準備訪台時,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使兩會接觸、商談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

  陳水扁上臺後口説“四不一沒有”,實際上另做一套,甚至拋出“一邊一國”、“公投制憲”等極端“臺獨”言論。如今又搬出“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又重提邀請汪會長訪台,美麗的詞藻道盡,但就是不接受“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如此,兩岸的緊張關係怎麼可能會有改善?兩會領導人怎麼有可能恢復接觸、商談。很清楚,陳水扁花言巧語,説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現在的所謂“釋出善意”,只不過是故伎重演,並企圖將兩岸緊張關係的責任推給大陸。

利用兩岸牌謀騙選舉

  陳水扁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顯得相當的投機、詭譎。其兩岸關係的政策性言論,出爾反爾、毫無誠信,無不在利用“兩岸牌”,為其一黨私利和個人的政治目的服務。選前陳水扁操弄島內省籍矛盾、撕裂族群,“聯共賣臺”、“中共代理人”的紅帽子滿臺飛,蓄意挑撥臺灣民眾仇視大陸,為的是多騙取一張選票,為的是政權連任,可謂不擇手段,卑鄙惡劣。結果騙取了不明真相的臺灣選民,達到了連任的政治陰謀。但同時嚴重毒化了兩岸關係。

  今年底,臺灣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朝野又將是一場惡戰,臺灣民眾難逃被愚弄的命運,不排除陳水扁當局再次利用“兩岸牌”謀騙選舉。所以,陳水扁當局的大話、空話,即便説的再多、再漂亮,也無濟於事。謊言説千遍,不可能成真理。只有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才能“柳岸花明”。(瀟凝)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