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動員一切力量做好反“臺獨”準備

時間:2004-06-02 12:15   來源:


     特別策劃:“517”聲明 陳水扁必須作出選擇
    
  5月17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受權就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聲明,強調指出“臺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臺灣當權者必須在兩條道路上做出選擇,如果臺灣當權者鋌而走險,膽敢製造“臺獨”重大事變,中國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臺獨”分裂圖謀。

  人們看到,臺灣當局領導人5月20日發表的就職講話,通篇都在玩弄文字遊戲,雖然表面上沒有赤裸裸的“臺獨”挑釁,但字裏行間仍充斥著企圖在兩岸製造“一邊一國”的分裂野心和圖謀。

  未來4年,在“臺獨”勢力循著“臺獨”時間表不斷玩火的情況下,臺海局勢註定不會風平浪靜。臺灣將向何處去?兩岸關係將如何發展?本刊特別邀請臺灣問題專家,就當前的臺海局勢及未來發展進行深入分析。

  “517”聲明標明底線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孫升亮:中共中央臺辦和國務院臺辦受權發佈的“517”聲明把擺在臺灣當局面前的兩條路都説得非常清楚,只要認同一個中國,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臺灣民眾關心的實惠都能得到。因此,臺灣媒體説,聲明中列出的七點前景代表的是臺灣島內的主流民意。但是,如果執政者繼續搞“臺獨”活動,就是另一條路的問題。聲明對此也表明瞭我們的態度,其中有幾個地方用詞的語氣很嚴厲,是以前沒有過的,比如“不怕鬼”、“不信邪”、“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臺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 這些都傳遞了一個強烈的資訊,即“臺獨”與和平穩定是不可能並存的。臺灣有媒體評論説這相當於最後通牒,認為情況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我覺得“517”聲明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在島內,民進黨對這個聲明的反應非常低調,沒有講什麼硬氣話,島內輿論反應普遍不錯,國際社會的基本評價也相當正面,認為大陸已經清楚表達了什麼情況是不能容忍的。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教授巫永平:“517”聲明中有很多話我們原來一直在強調,只是沒有説到那個程度,這次意思説得非常明確,把最後的底線説得很清楚。

  與此同時,“517”聲明提出了兩岸交流的七點光明前景。我認為,七條中開放臺灣農産品這條非常重要,臺灣中南部的農民是民進黨的主要票源,這些人從目前的兩岸經貿中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感到威脅,容易受意識形態的蠱惑,所以才會“肚子扁扁,支援阿扁”。

  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二室主任羅援:“兩辦”受權聲明表明,祖國大陸對陳水扁的忍耐度已經到了極限。“聽其言,觀其行”的“觀察期”已經結束,“聽我言,觀你行;再看我行,再聽你言”的“互動期”已經開始。在“觀察期”,我們對陳水扁採取了“聽其言,觀其行”的政策,這是克制之舉,絕非無奈、消極之策。它是有積極內容的,即陳水扁的斑斑“臺獨”劣跡,種種分裂言行,我們都記錄在案。陳水扁、李登輝在最近一個時期,肆無忌憚地挑釁祖國大陸,甚至使用辱罵性的語言,作為政治人物,他們的分裂言行是要承擔社會責任的。

  在“互動期”,大陸方面將丟掉一切幻想,牢牢掌握對臺鬥爭的主動權、話語權,出牌在先、預防在先,堅決徹底地粉碎一切“臺獨”分裂圖謀。所謂“聽我言,觀你行;再看我行,再聽你言”的含義是,我將有言在先,給臺灣當局指明兩種前途,若臺灣當局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策動“臺獨”,我將言出法隨,決不容忍、決不姑息,直到把“臺獨”分子逼到承認“一中原則”為止。

  陳水扁的“臺獨”本質沒有變

  北京大學歷史系劉宏博士:從陳水扁“520”講話看,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一是卸壓力。與4年前不一樣,陳水扁這次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首先是美國的壓力,美國的態度一直到5月18日的時候,才對陳水扁的講稿有正面評價;第二個壓力來自大陸,“517”聲明起到了很明顯的震懾作用;第三是島內的壓力,在野黨質疑他的合法性;此外“獨派”的壓力也很大,一些獨派分子明確説,如果他在講話中重提“四不一沒有”,就會退場。

  二是找平衡。在存在多種壓力的情況下,他的講稿力求在各種主張之間、各方要求之間、各種勢力之間找到平衡。

  三是玩文字遊戲。這一點非常明顯,他用“憲改”代替“制憲”,在臺灣與大陸之間,他的表述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臺灣與中國,這兩點都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他不提“四不一沒有”,但又説4年前演講的精神和承諾繼續有效。玩文字遊戲的結果是,整個講話稿中充滿矛盾,充斥各種不同觀點,但兜售“臺獨”的理念卻沒有改變。

  孫升亮:由於面對多方壓力,陳水扁“520”講話調子很軟,但他“臺獨”的實質一點沒變。例如,雖然沒提“一邊一國”,但他提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臺灣與中國;他沒有提“公投制憲”,但是“憲政改革”的內容依然觸動了根本;雖然沒有講“臺獨”,卻説要“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共同體”。我特意看了一下他講話的英文文本,一方面他想把“臺獨”的意思講清楚,另一方面他又想降低敏感度,糊弄美國人,因此煞費苦心,比如交給臺灣人民一部新憲法的英文被翻譯成“a new version of constitution”,在英文裏的意思成了一個新版本的憲法。關於“四不一沒有”,他説4年前的講話不會改變,這句話等於沒説,因為過去4年他一直在改變“四不一沒有”。4年前他説共同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這次變成共同處理兩岸的問題,“未來的一個中國”都去掉了。

  雖然陳水扁的“520”講話沒有火上澆油,沒有造成兩岸緊張,但是對於解決兩岸的問題卻沒有一點幫助,兩岸的問題依然存在。未來4年他還會推動“臺獨”路線,這是毋庸置疑的。

  動員一切力量做好反“臺獨”準備

  巫永平:“517”聲明和“520”演説已經把雙方的觀點亮了出來,關鍵是以後怎麼做,如果我們前面説了那麼多如何強硬,後面沒有具體動作跟上來,暫時的效應很快就會過去。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以後出臺哪些具體的動作,不是隨機的,而是真正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出來。各種形勢都要估計到。

  另外,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加速發展把我國的利益與世界各國的利益緊密地綁在一起,臺海局勢的走向對世界各國都有影響,國際社會看得很清楚,現在急於改變現狀的是民進黨。因此,我們完全可能通過外交手段動員國際力量,形成一張防“獨”的國際網路。溫家寶總理到歐洲訪問,在與歐洲主要國家的聯合聲明裏,都把臺灣問題列入中國外交的整體框架,這是一種很成功的外交努力,有利於把臺灣問題限制在我們設定的框架裏。

  孫升亮:這些年在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操縱下,臺灣老百姓形成了一種大陸不敢動武、美國會幫臺灣、支援“臺獨”沒有危險的錯覺。未來幾年,我們還應該多管齊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做好反“臺獨”的準備。在2006年12月之前,我們應扎紮實實地把準備工作做好,甚至做好不惜一切代價的準備,讓臺灣老百姓明白“‘臺獨’意味著戰爭”不是一句空話,才能真正穩住大局。

  陳水扁是一個非常善變的人,他的走向取決於島內民意、國際壓力。選後,民進黨內出現一些新的現象,民進黨年輕一代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果陳水扁走得太極端,對其黨內年輕一代並不是好事情,新生代未來對陳水扁政策的影響有多大值得觀察;另一方面,選後臺老百姓又回歸到了基本面。

  “臺獨”分子面臨著兩難。他們認識到我們有戰略機遇期,因此産生時間上的危機感,如果不抓緊時間向“臺獨”方向走,以後就很難走到那一步,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沒法在短時間內把民眾拉過去,“臺獨”派在島內受到的牽制非常大。

  羅援:在今後幾年的“互動期”,有幾個關節點值得兩岸人民高度關注。

  一是臺年底“立委”選舉,這可以説是一個“整合期”。島內各種政治力量將再次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

  二是2006年底,這可以説是一個“動蕩期”。雖然陳水扁迫於兩岸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壓力,未敢在“520”演説中提“制憲”和“修憲”的問題,但陳水扁講話中在涉及主權、領土及統“獨”的議題是否列入“憲改”範圍時,使用了諸如“目前尚未形成絕大多數的共識”、“個人建議”等模糊説法,這就為他今後搞“臺獨”分裂,埋下了伏筆,準備了空間。因此,臺海局勢緊張的根源並未消除,影響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隱患依然存在。

  三是2008年初,這可以説是“高危期”。如果陳水扁膽敢實施“臺獨”新憲政,那麼,宣佈“臺獨”之日,就是宣佈戰爭之時。

  兩種前途、兩種命運嚴峻地擺在兩岸中國人民的面前,一種是光明的前途,共榮的命運;一種是黑暗的前途,災難的命運。何去何從,陳水扁可以有選擇權,但決定權掌握在兩岸中國人民的手中,我們決不允許臺灣分裂出去,一定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把災難留給“臺獨”分子,把光明留給中國人民。 (記者 趙利根)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