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人士稱不“三通”臺灣將邊緣化

時間:2004-06-03 10:22   來源:

  連日來,島內業界人士持續呼籲臺灣當局儘快開放兩岸全面直接“三通”。“臺北美國商會”一日表示,臺灣因為不開放兩岸直航,外籍高層主管被迫遷離臺灣,調往上海、香港、新加坡,臺灣在跨國公司的營運計劃中,已失去區域策略地位,而淪為一個本地市場,而且成為全球競爭市場的邊緣角落。

  在臺美商指出,美商一年年期盼臺灣開放兩岸“三通”,但是一年年希望落空,美商不能理解,何以臺灣不能擁抱大陸市場?希望臺灣當局加強與大陸的經濟整合。

  此間人士指出,從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到陳水扁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都是企圖冷卻對大陸的經貿交流。“以臺灣的蕞爾小島,卻擁有亞太航線要衝及作為大陸投資跳板的優勢,彌足珍貴,不料在政策的自我掣肘下,自棄瑰寶。”

  臺灣有關方面公佈的數據顯示,兩岸直航對臺灣運輸業將産生巨大效益。海運方面,每年可節省相關運輸成本約八點二億元新台幣,並減少約一半的運輸時間,每航次可節省十六至二十七個小時;空運方面,每年可節省旅客旅行成本約一百三十二億元新台幣,節省旅行時間約八百六十萬小時;貨運運輸成本每年節省約八點一億元新台幣。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博士陳麗瑛在對兩岸空運直航進行研究後指出,兩岸客運的空運直航,對提升臺灣科技研發的競爭力,將有突破性的效果;兩岸貨運的空運直航,對臺灣製造業主導該産業全球運籌之安排,將有關鍵性的效果。

  臺灣有媒體撰文指出,兩岸“三通”後臺灣産業受正面影響的比率較大陸高。臺灣的股市投資人、企業界人士及航運公司業者,多半寄望兩岸“三通”能夠儘早實現,不僅對兩岸經貿發展有正面意義,且可節省臺商企業營運成本,更是臺灣股市絕佳的利多題材。

  文章指出,近年來,有部分美商、日商和歐商,陸續撤離臺灣,若當局再不積極處理兩岸“三通”問題,未來幾年,可能臺商也都會選擇大陸沿海大城市,作為亞太營運或運籌中心,勢將對臺灣經濟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記者朱華穎)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