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築堅實屏障

時間:2011-10-18 11:15   來源:《人民日報》

  將“五個指頭”攥成“一個拳頭”,變多頭分散執法為集中統一執法——文化市場管理的職能統一了、體制理順了,力量加強了、能力提升了。

  自2004年8月我國啟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以來,各地文化市場秩序明顯改善,文化發展的市場環境日益優化。

  統一執法機構

  長期以來,我國文化市場的管理職能分別在文化、廣電和新聞出版等多個部門。實施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組建綜合的文化行政責任主體和統一的文化市場執法機構,是大勢所趨——

  山西省將全省11個市、119個縣(市區)的文化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統一合併為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當地文化市場實行統一執法;

  山東省17個地市均已實現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一”,並組建了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

  遼寧鞍山市整合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體育及“掃黃”“打非”等部門和執法機構承擔的行政執法職能,組建成立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有14個省市全面完成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任務,除4個直轄市和西藏、新疆外,其他25個省區的318個副省級和地級市中,已有306個組建綜合執法機構,221個完成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整合。

  “多頭執法的問題解決了,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的事情少了,執法成本降低了,執法效能自然就提高了。”一位來自基層的執法人員告訴記者。

  提高執法效能

  圍繞建設全省乃至全國文化環保城市這個中心,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大力實施出版物市場凈化、正版普及、陽光網吧、文明娛樂、高雅藝術、文化遺産保護和健康影視等7大工程,突出抓好封堵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等11項重點工作,讓青島在建設文化環保城市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和青島一樣,許多已經完成綜合執法機構組建的城市,積極創新文化市場監管方式,努力提高執法效能——

  上海建立了文化執法指揮監管系統,在執法工作中廣泛應用“攜帶型移動執法終端”等先進設備,緩解了大市場、小隊伍的矛盾;

  廣州建立了網路文化監管機制和“網路監控平臺”,運用“搜索引擎”對網路文化市場進行網上巡查,運用“時間戳”技術,遠端固定網路案件的違法證據。

  同時,日常監管也進一步加強,執法工作走向常態化——

  重慶要求執法人員必須用70%的工作時間深入市場,縣區大隊執法人員必須用80%的工作時間深入市場;

  蘭州要求各區執法大隊實施“屬地管理”,每月檢查不少於20天,採取白天與夜晚、重點項目與重點地區、專項治理與日常檢查相結合,從源頭杜絕非法出版物;

  寧波將全市70%以上的執法力量投入到第一線,按照市總隊每天兩組以上、縣(區)大隊每天一組以上的巡查標準,做到市場檢查的日常化。

  “出版物市場上的違法行為,往往發生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比如夜晚、雙休日和節假日。”青島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局長徐增敏告訴記者,執法人員必須堅守一線,才能真正實現監管到位,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凈化文化市場

  收繳一張淫穢光碟就是保護一個未成年人,管好一家網吧就是保護一個家庭,端掉一個盜版窩點就是守護一個健康的文化市場。來自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國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3732.6萬餘件,其中侵權盜版出版物3189萬餘件,淫穢色情出版物93.1萬餘件。各地共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3493起。

  改革帶來的變化,印證著一個道理:只有創新文化市場執法機制,強化綜合執法力量,才能規範文化市場,營造一方凈土。

  ——在鞍山,出版物市場正版佔有率達到90%以上,尤其是正版教材、教輔讀物正版率幾近100%。

  ——在常州,全市網吧、娛樂、音像、演出等文化業態結構日趨合理,市場日趨繁榮,佔全市GDP比重日益提升。

  ——在重慶,通過長期的嚴格監管,守法經營成為共識,全市文化市場經營秩序明顯好轉。

  7年來的實踐,讓人們充分認識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順應了文化市場發展的內在規律,順應了依法管理文化市場的必然趨勢,也順應了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要求。

  轉變政府職能

  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不僅是文化市場管理機構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創新,更是文化領域宏觀管理體制的深刻變革。

  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各地積極推進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轉變職能,文化管理部門實現了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觀向管宏觀、由主要管理直屬單位向管理全社會的轉變,為文化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蘇州市適應文化改革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構建了健全、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農家書屋建設、全民閱讀活動等原新聞出版系統的公共文化項目,現在都可以借助文化、廣電的資源優勢,更加有效地開展工作。

  蕪湖市整合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文化管理部門,組建成立了新的文化委員會,著力創造有利於文化發展的政策環境,極大釋放了文化發展的潛能,2005年以來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3%。

  目前,超過一半的副省級和地級市實現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併。此外,各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還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改進審批方式,簡化辦事程式,行政效率大幅提升,政策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據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