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伸開雙臂 迎接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時代

時間:2011-10-18 12:36   來源:中國網

  金秋,瓜果飄香,在這收穫的季節,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有關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導性、綱領性文件。這是繼十四屆六中全會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之後,中央再次將文化發展建設繁榮問題作為會議的重要議題,這預示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走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此次會議的召開,也為我們更好地做好文化改革發展這篇大文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指明瞭方向,吹響了進軍號!

  艾君認為,此次會議中央再次集中高調探討“文化”這一命題,也説明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偉大進程中面臨著許多人文道德方面問題挑戰,説明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出現一些與經濟發展相矛盾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傾向和阻力問題,需要進行從機制上調整改革。同時,也向社會表明,文化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表明文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富民強國偉大歷史進程中所起到的支柱作用。也凸顯出,當代中國社會,即將走進以文化大發展促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以文化大發展促綜合國力增強,以文化大繁榮促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以文化大繁榮促全民素質的升級提高,以文化繁榮發展豐富全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繁榮發展帶動社會和諧文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個人認為,實際這是一個與“科教興國”戰略相一致、相統一的“文化興國”戰略,預示著我國社會要向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春天進軍。

  眾所週知,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艾君以往文章講過,文化表現為“有形”和“無形”兩種形式。例如,思想、道德、價值觀、宗教等意識形態領域都屬於無形的文化;而“一幅畫作、一座寺廟、一齣京劇、一部著作、一個活動”等都屬於有形的文化。無論有形文化或者無形文化都是人類智慧和腦力勞動的創造,都是人類聰明才智的結晶。可以説,無形的文化是無形資産,它能改變一個國家命運,也能桎梏一個國家國民意識,左右了一個民族走向,它是我們改造社會、征服自然的巨大精神支柱。而有形的文化又是我們陶冶情操、獲得審美、影響價值取向同時,也獲得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經濟方式之一。因此,文化是我們人類社會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巨大的精神驅動力和物質獲得方式之一。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