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李長春強調“三個關係”為公民道德建設“定地位”

時間:2011-10-18 13:22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舉辦的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暨第八屆中國公民道德論壇20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並講話。他強調,公民道德建設關係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關係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據9月21日《人民日報》)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李長春用“三個關係”的表述,闡述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公民道德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從而不斷把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到新水準。

  “關係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往往代表一種正面的社會價值取向,對一個政黨和一個國家而言,起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是沒有希望可言的。在我們的社會裏,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則,社會和諧不起來,經濟發展不起來,民族精神振作不起來,國家也強盛不起來。實踐證明,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有利於引領多元、多變、多樣的社會意識,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打牢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通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凝聚廣大群眾的力量,為黨和國家的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關係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體現著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具有深厚的基礎和強大的生命力。當前,社會的深刻變革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産生了多方面影響,出現了一些價值迷惘和寡廉鮮恥的現象。可以説,沒有健康的社會風氣,沒有良好的道德水準,一個國家便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繼承優良傳統,表達時代精神的強大動力,對於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産生深遠影響。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