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劉雲山貴州考察工作紀實

時間:2011-10-18 11:18   來源:《貴州日報》

  7月24日,劉雲山在貴州新華文軒公司貴州書城黔版圖書和紅色歲月等系列書籍前駐足觀看。李楓 攝

  夏日裏的黔中大地,萬木蔥蘢,生機盎然。

  7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在省委書記栗戰書,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王富玉,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諶貽琴等陪同下,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等,到貴陽、遵義等地農村、企業、社區和省直宣傳文化單位進行考察調研,帶來黨中央的深切關懷,給奮進在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新征途上的貴州各族人民以巨大鼓舞。

  湄潭縣是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點中最過硬的

  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田家溝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以“四在農家”創建為契機,大力發展茶葉産業、鄉村旅遊等,不斷改變村容村貌,過上了殷實富足的生活。富裕起來的田家溝農民用他們發自肺腑的心聲,在黔北山區唱響了花燈戲《十謝共産黨》。

  屋後漫山茶園,屋前一泓清水。沿著水泥路,劉雲山走進秀麗的田家溝,在露天壩裏興致勃勃地觀看村民們自編自演的花燈戲《十謝共産黨》:“一謝共産黨,翻身把你想,以前我們做牛馬,現在人人把家當;二謝共産黨,吃飯把你想,以前忍饑又挨餓,現在溫飽奔小康……”

  演出結束後,村民們高興地聚攏在劉雲山周圍與他合影留念。劉雲山説:“你們的節目不光上了中央電視臺,而且你們創建精神文明的經驗也在全國廣泛宣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要抓物質文明,還要抓精神文明。農民生活要提高,不光要有吃有穿,還要有文化。文化生活豐富了,老百姓就會有幸福感。看了你們的節目,我感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還是我們農民群眾,文藝創作的源泉來自最基層,來自老百姓的生活。有這樣好的演出,要感謝你們。”

  “是黨的政策好,才有我們今天漂亮的家園和美好的生活,我們感謝共産黨。”村民們質樸的話語飽含真情。

  剛剛參加完演出的胡興紅、謝明霞夫婦熱情地把劉雲山請到家裏,一家人與劉雲山圍坐在一起,聊起家常。從家裏每人平均收入到孩子讀書學費、從種茶補貼到“農家樂”接待人數、從能收多少個電視頻道到喜歡看什麼節目……只要是關係到村民生産生活的事,劉雲山都仔細地問、認真地聽。

  胡興紅説,家裏承包了20畝茶山,每畝收入5000元,同時發展“農家樂”一年要接待好幾百人,去年有10多萬元的收入。18歲的女兒和12歲的兒子都在讀書,女兒喜歡唱歌,想報考音樂學院。

  劉雲山高興地説:“看到你們生活過得好,我們就高興!”

  “除了感謝共産黨,還有什麼新的要求嗎?”他問。

  “有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像接待您一樣,下次能夠接待胡總書記!”女主人質樸、自信地回答。

  51歲的老黨員譚世才拉著劉雲山到家裏品茶。劉雲山問,現在大家收入好了,在文化上有什麼需求。譚世才説,通過“小鍋蓋”能收看到上星的電視節目,但本地有的臺看不到。他希望在村裏建個大一點的舞臺,讓鄉親們把“十謝共産黨”唱得更好。得知這些工作正在抓緊有序推進,明年有線電視就能覆蓋到湄潭全縣村寨時,劉雲山希望有關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繼續努力,帶領群眾創造美好家園,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田家溝農家書屋,劉雲山向正在看書的村民詢問閱讀需求、閱讀時間等情況,他説,“農家書屋”對改變農民群眾借書難、讀書難的狀況有著重要作用,要進一步搞好“農家書屋”的建設和管理,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讀書、學習,獲取資訊。

  有著“中國西部生態茶葉第一村”美譽的湄江鎮核桃壩村,戶均種植茶葉近9畝,去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8300元。全村868戶中,60%以上已經建成高品質的黔北民居。走進核桃壩村,茶園吐翠,連綿起伏,青磚碧瓦的民居點綴其間。

  沿著乾淨整潔的村莊道路,劉雲山邊走邊察看村容村貌,詢問新農村建設情況,向當地農民問好,並觀看核桃壩村規劃建設展板,參觀核桃壩村陳列室、黨員群眾綜合服務站、農民多功能資訊服務站和農特産品展銷廳,對這個村因地制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民經濟狀況、精神面貌和居住環境發生的明顯變化感到由衷高興。在得知湄潭縣“十二五”期間要建成5萬多戶高品質黔北民居新村,現在已經建成1.5萬多戶時,劉雲山指出,“四在農家”創建活動把精神文明建設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與改善生産生活環境、創造美好未來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巨大熱情,形成了覆蓋範圍廣、示範帶動性強、影響大效果好的創建品牌。他稱讚道:“湄潭縣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老百姓擁護,是我見過的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點中最過硬的。”

  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把學習宣傳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是劉雲山此次考察調研的重要內容。考察途中,劉雲山無論是與陪同調研的同志,還是與群眾交流時,都特別強調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劉雲山説,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是在重要歷史時刻發表的具有全局和深遠意義的重要講話,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帶領人民開闢美好未來的政治宣言和莊嚴承諾。講話以史立論、以論帶史、史論結合,在洞察歷史中揭示規律,在總結實踐中闡發道理,充滿了思想的力量、理論的力量、真理的力量,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增添了新的時代內涵。講話統攬歷史和未來、統攬偉大事業和偉大工程、統攬國內大局和國際大局,為更好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講話科學判斷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深刻分析成就和問題、機遇和挑戰,敏銳指出我們面臨的風險和考驗,回應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回答了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使我們對堅持什麼、發展什麼、防止什麼、警惕什麼有了清醒把握,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我們更好地把握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決新課題提供了重要遵循。只要我們按照“七一”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就能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

  劉雲山指出,要充分認識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的重大意義,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精心安排,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講話精神學習宣傳好、貫徹落實好。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著力在把握實質、深化解讀上下功夫,在聯繫實際、指導實踐上下功夫,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把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把人們的智慧和力量統一到貫徹落實講話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切實增強學習宣傳貫徹講話精神的自覺性主動性。要領會深刻內涵、把握精神實質,全面準確系統地宣傳“七一”講話精神。要緊密聯繫改革發展的實際,更好地用講話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中實現文化的跨越式發展

  文化體制改革帶來最深刻的變化,就是塑造了一個個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場主體。貴州省新華文軒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由貴州省新華書店與四川新華文軒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作為跨省國有圖書發行業戰略合作的實體,“貴州新華文軒”以直營和加盟兩種方式打造貴州全省現代化圖書發行連鎖網路,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已達1.45億元。

  劉雲山在貴陽實地考察了新華文軒旗艦店貴州書城。在營業廳中,他向企業負責人詳細詢問出版物陳列品種、書店運營等情況,並在黔版圖書和紅色歲月系列書籍前駐足觀看,對貴州出版集團結合貴州特色出版專業精品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圖書出版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努力實現兩者的統一。他希望貴州出版集團做強做大,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網路出版等增值空間大的新興業務,引領圖書發行和讀書消費的潮流,引導群眾“愛讀書、讀好書”,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我省廣電網路通過資産重組,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在全國率先組建了“省、地、縣一張網”,成立了貴州省廣播電視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數字電視用戶已超過270萬戶,去年收入達到8.8億元,成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

  在這裡,劉雲山參觀了數字電視監控網管中心,觀看電視智慧化多媒體資訊終端展示和貴州衛視宣傳短片。得知該公司以服務宣傳、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為宗旨,創新突破,目前已經完成了全省縣及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劉雲山十分高興,充分肯定了貴州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廣播電視要堅持新聞立臺。宣傳是第一要務,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不斷增強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劉雲山還考察了新落成的貴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考察中,劉雲山對貴州這樣一個欠發達省份在文化建設中取得的良好成績、創造的新鮮經驗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當今時代,文化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而深刻,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品質,增進民生幸福、促進社會和諧,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和衡量指標。特別是隨著科技進步和知識經濟迅猛發展,文化發展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地區發展的先導力量、帶動力量,經濟欠發達地區應當也完全能夠在文化建設方面大有作為。推進文化建設要立足本地實際、突出自身特色,使文化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要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中實現文化的跨越式發展。

  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是推動貴州發展的寶貴財富

  劉雲山十分關心貴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關心貴州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紅色旅遊的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劉雲山對遵義這塊紅土地滿懷深情,專程瞻仰了紅軍山烈士陵園,並敬獻花籃。在遵義會議會址和陳列館,劉雲山認真聽取解説員的講解,細緻觀看展出的照片、文字説明以及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詳細了解紅軍長征期間在貴州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劉雲山勉勵遵義會議會址和陳列館積極探索和創造經驗,以一流服務、一流效益、一流水準把遵義會議會址和陳列館打造成一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來到紅軍街上紅歌亭中,劉雲山與正在唱紅歌的群眾親切握手,向遵義老區人民問好。撫今追昔,他飽含深情地説,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都不能丟掉。今年是建黨90週年,貴州是紅軍長征留下諸多“最”的省份,我們在緬懷歷史的同時,還要更好地啟迪現在。貴州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概括起來就是勇於突破,敢於超越,善於轉變,攻堅克難的精神,這是推動貴州發展的寶貴財富。

  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價值觀,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全面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在貴陽市群眾工作中心,劉雲山認真察看民政接待窗口、法律服務室、視頻接訪室、群眾工作志願者服務室,向工作人員詳細詢問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有哪些、解決問題的程式、渠道和效果等情況,得知該中心運作一個多月來,已經接訪群眾969件、4637人次,其中辦結433件,有7個調處完畢案件涉及的群眾送來錦旗時,劉雲山説:“你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真正站在群眾的利益上去考慮問題,為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困難。這説明,只有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只有對群眾懷有真情實感,我們才會有服務群眾的自覺、自願。”

  在遵義市老城街道辦事處府後山社區,劉雲山同常年在社區做服務工作的志願者卓先順等親切交談,感謝他倡導成立了遵義市首家義工協會,勉勵卓先順和協會成員再接再厲,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義工精神傳播交流開去,為社會公益事業提供志願服務,讓群眾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幫助。

  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劉雲山特別強調要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他指出,“人民至上,百姓情懷”,這是共産黨人的價值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回答好、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做到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當主人。在指導思想上進一步樹立群眾觀點、強化群眾立場,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在工作內容上進一步反映群眾願望、滿足群眾要求,更好地為人民代言、為人民謀利;在思想作風上進一步增進群眾感情、拉近同群眾的距離,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我們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了服務人民,只要對老百姓有益的,就要努力去做並且做好。

  貴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全面發展,呈現出蒸蒸日上、跨越前進的大好局面

  7月25日上午,劉雲山聽取了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彙報。省委書記栗戰書主持彙報會並彙報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克志,省政協主席王正福,省委副書記王富玉等出席彙報會,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諶貽琴彙報了我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劉雲山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貴州山川秀麗、民族眾多、資源富集,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在調研中,強烈感受到貴州幹部群眾創造幸福生活的巨大熱情,感受到貴州發展的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一是貴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全面發展,呈現出蒸蒸日上、跨越前進的大好局面。貴州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在已有基礎上按照“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思路,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重點抓好擴投資、調結構、增活力、惠民生的各項工作,實現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前景十分美好。二是貴州幹部群眾謀發展、求跨越,全省上下奮發進取、幹事創業的氛圍非常濃厚。以栗戰書同志為班長的省委班子認真貫徹中央部署,解放思想、勇於開拓、真抓實幹,展現出很強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三個建設年”和“四幫四促”等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全省幹部群眾艱苦創業、團結奮進的熱情。三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成效顯著,為貴州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表現出很強的文化自覺,對宣傳工作給予了有力的領導、支援,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有特色、有亮點、有經驗。尤其是在精神文明創建、文化改革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值得肯定。

  劉雲山強調,要充分認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把握文化的特點和規律,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支援,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保障。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要善於運用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和生態文化資源,加強戰略謀劃、總體策劃,加強品牌培育、市場開發,大力發展具有示範帶動效應的文化産業項目,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化産業集群。要以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推動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及相關産業。要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結合起來,在保護中開發、在利用中保護,使文化資源成為可以永續利用的寶貴財富。

  陪同劉雲山來黔考察的有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新華社社長李從軍、中宣部副部長王曉暉、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求是雜誌社社長李寶善、中央電視臺臺長焦利等。

  省領導王曉東、龍超雲、李軍、張群山、黃康生、崔亞東、宋璇濤、石曉、孫永春、顧久、謝慶生和省直有關部門、駐黔中央新聞單位和省主要新聞單位負責人,部分文化、理論、教育戰線知名人士參加了彙報會。(記者 王兵)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