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成就綜述

時間:2011-10-18 11:06   來源:新華網

  黨的十六大以來,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紮實工作,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豐碩成果,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産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空前繁榮,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新路,開創了文化建設新局面。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文化建設各個層面和各個環節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明顯變化,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新的文化發展理念逐步確立;制約文化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步破解,有利於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體制機制初步建立;文化發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逐步完善,“兩手抓、兩加強”的文化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把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作為中心環節 著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場主體

  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要標誌。在改革實踐中,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國有文化單位市場主體缺失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明確轉企改制範圍,把文化單位分成公益性和經營性兩大類,出版、發行、影視、演藝、廣電網路、新聞網站、非時政類報刊等經營性文化單位,逐步轉制為企業。

  ——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對轉企職工社保銜接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法”,對轉制單位原有財政投入一定時間內保持不變,並減免所得稅等。特別是針對國有藝術表演團體大多歷史包袱重、適應市場條件差的實際,在改革中出臺了許多特殊政策措施,“扶開工、送一程”。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登出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4千多家,核銷事業編制18萬個以上。出版發行、影視製作等領域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應轉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單位已完成402家,應轉制的2412家發行單位全面完成改革任務;29家電影製片廠已完成27家,地方362家電影公司已完成327家,460家電影院已完成411家,廣電系統內需轉制的57家電視劇製作機構已完成52家,38家省級黨報黨刊發行機構已完成32家。此外,國有文藝院團、非時政類報刊社改革取得積極進展,2118家國有文藝院團中已有590家完成轉制,地方3000多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已有595家完成轉制。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