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文化興國怎麼才不會僅是一個夢?

時間:2011-10-18 13:28   來源:求是理論網

  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開。,胡錦濤等黨與國家領導人就文化興國方面發表了熱情洋溢、語重心長的講話。文化興國,很多人都説僅是一個夢。但筆者認為,其實,通過“四抓”努力,可以讓這個夢逐步變成美麗的現實。

  一抓服務中心,服從大局。文化興國,説到底,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讓全體人民都能共用發展成果,幸福而有尊嚴地活著。沒有經濟發展,談不上生活品質與幸福指數的提高;經濟發展了,沒有文化,也談不上有多少幸福指數。所以説,這個物質與精神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一不可。在我國尚處於發展中國家的階段,如何讓文化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便是全體人們應該服從的建設大局,也是服務的工作中心。文化建設可以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援、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故抓住了這一點,才有方向,也才明確重點,是必須過硬抓好的第一要求。

  二抓黨的領導,全民參與。自從新中國建立至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及成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制度保證。有人民的政黨強有力地領導,文化建設就有了組織者與指揮者,就能在不斷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的過程中,進一步堅定廣大幹部群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特別網際網路的進入與迅猛發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文化正在發揮著改天換地的作用。它以門檻低、限制少、交流快、容量大等優勢,給全民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建設提供了舞臺,也對其行使“主人”權力,提高了條件。可以這樣講,只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引導網路媒體依法辦網、文明辦網、誠信辦網,引導網民弘揚先進文化,自覺抵制低俗、腐朽、落後文化,為文明上網、文明表達,營造良好網路環境作出努力,我國的文化發展及促進其他領域發展,必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春天”。作為“三個代表”的中國共産黨,理應有這個責任與使命,也應有這個胸懷與擔當。

  三抓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眾所皆知,文化的範疇很廣,特別作為有幾千年文化的中國,更是博大精深。但文化正因為多了,深了,也就雜了、亂了,這就不難理解歷代統治階級要“統一文化”了。作為當代中國人,我們應該繼承古代文化而不拘泥,學習外國文化而不照搬,而是科學揚棄、為我所用,學文為民、用文為公,一切就都是源頭活水,使中華文化之渠始終清澈如鏡。其實,作為我國當今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我們只要抓住一個中心、一條主線,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動搖,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不改變,視人民群眾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體力量,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就可以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環境裏,出現眾星自願拱月、百鳥高興朝鳳的喜人局面。

  四抓文化立德,以業興文。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文化體制改革,就説明瞭文化體制改革的急迫性與重要性。變則通,通則發,這是歷史規律,也是自然規律,不由人所想。經過8年的探索實踐,全黨全社會已經形成這樣的共識:文化體制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的根本途徑,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大動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也是立德的重要載體與途徑。我黨與時俱進,對文化體制進行大膽改革,就是一種科學發展觀的體現。因為種種原因,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了,但道德下滑了;物質豐富了,但文化“三俗”了,這雖然有其陣痛的規律使然,但如何儘早走出這個“低谷”,走上快速發展的光明大道,才是我們有志之士、有識之人應該努力的事情。我黨從善如流、順勢而變,特別以社會主義文化建立新的道德,用文化實業振興我國的文化事業,就是明智之舉、得民心之舉。只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只有順應事物發展的特有規律,才會讓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天人合一”,不斷健康有序、可持續地發展,惠及天下蒼生。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何滿足全國人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出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將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改革的集結號已經吹響,如何做好新時期的文化工作,將不僅是黨與政府的職責,更是全民義務,是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對一個民族、一個人是否文明、進步的試金石。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