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外報:六中全會著眼建設“文化強國”

時間:2011-10-18 13:29   來源:新華網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15日在北京開始舉行,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研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具體是指,在增強文化影響力的同時,加強對網際網路等媒體的監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迅速成民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中國提出建設 “文化強國”的戰略,旨在通過提升軟實力增強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中國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7月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重要因素”,要求“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

  有關“文化體制改革”,中國媒體人士解釋為“將市場經濟化的‘經營性文化産業’和加強黨的管理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明確區分開來”。

  例如在出版和電影製作等領域,為增強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進一步推進民營化和市場經濟化,這與以往完全歸中國共産黨宣傳機構管理的情形有了很大轉變。

  【日本《東京新聞》lO月16日報道】題:中國要建成文化強國

  決定中共重要施政方針的十七屆六中全會15日在北京開幕。全會的主要議題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將討論如何加強中國文化,以抗衡歐美文化。

  中國的經濟實力升至全球第二,在國際政治和軍事方面也蒸蒸日上,但在文化上卻被好萊塢電影和流行文化壓制,仍處於“文化赤字”狀態。六中全會的中心議題是如何振興電影、動漫和圖書等文化産業,提升中國的軟實力。

  中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之舉可能還含有一個目的,在未來培育文化的過程中,打造出獨特的社會主義文化,提升民眾的愛國情懷,以盡可能阻止歐美文化滲入。

  同時,隨著經濟發展,拜金主義和貪污腐敗蔓延,中共還試圖在倫理道德上提高民眾的思想水準。

  【新加坡《聯合早報》lO月16日報道】題: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開幕

  中共最高決策機構中央委員會昨天開始在北京舉行十七屆六中全會。約370名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將在四天會期裏聚焦文化體制改革,力圖以此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並應對社會道德滑坡危機。

  按照公開的議程,六中全會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換言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本次會議的兩大主題。

  中國雖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就進入改革開放的歷程,但是在文化這個涉及意識形態問題的領域,其改革明顯落後於經濟體制改革。大約在2000年,中共才開始從産業與市場的角度去考慮文化問題,淡化了意識形態色彩的“文化産業”在這一年首次寫入中央文件。

  兩年後,中共十六大對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拉開了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大幕。此後幾年裏,中國政府將大量出版社、文化演出院團、影視製作單位等經營性文化單位從原來的“國家養”模式,改制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

  將眾多出版機構、文化院團等文化單位推給市場,這項政策最早推行時被解讀為國家財政要“甩包袱”;到了近期,中宣部等文化與意識形態管理部門的動作顯示,當局的目標是利用市場機制,培養一批兼具經濟效益與競爭力,能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文化企業。

  本次六中全會將“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列為議題,説明中共要在推進文化市場化的同時,又保留對意識形態的掌控力度。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