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人民日報評論員: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局面

時間:2011-10-18 13: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哪有改革,哪就有發展的新局面。這是多年來我國文化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歷程的概括把握。

  “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日前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中,胡錦濤同志進一步強調了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闡述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明確了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和重點工作。講話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高屋建瓴、總攬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設面臨的形勢,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文化建設指明瞭方向,為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

  認真學習、深入貫徹這一重要講話,必須弄清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十六大以來為什麼我們能夠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局面,二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如何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回答了這兩個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黨中央關於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從而增強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

  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黨的十六大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明確劃分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確立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到十七大進一步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高度,提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我國文化建設在改革創新中穩步推進。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取得決定性進展,文化産業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加大,廣大文化工作者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增強……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經營性文化産業快速發展的嶄新局面。這一新局面的開創,源於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與時俱進的科學把握,來自於我們在文化建設中解放思想的體制創新,取決於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不懈的探索奮鬥。

  實踐再次證明,改革是體制演進的方式,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黨中央作出的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作為新時期我國改革事業的重要內容,文化體制改革不僅造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局面,更以豐富的實踐,帶給我們對文化發展道路和文化發展規律的深刻思考。在我國文化建設面臨重大機遇、也面對嚴峻挑戰的今天,只有以發展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衝破觀念的禁錮,打破體制的障礙,完善政策的支撐,才能不斷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回顧過去,正是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産力,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新局面;面向未來,我們還需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改革化解發展難題,以創新推動事業發展,在當代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