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創新打造“中國夢工廠”

時間:2010-09-06 16:25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

  30年征程,從零起步的深圳依靠創新逐步成為一個輻射廣泛的區域性金融中心,鑄造了一段輝煌。而這段輝煌也成就了一批企業、一個地區、一群人的夢想。

  “回過頭來看,不能説我們沒有失誤,但又有誰能想到騰訊會創造今天的奇跡?”IDG資本投資顧問(北京)有限公司合夥人楊飛至今仍然為過早出售騰訊股票而有些遺憾,儘管從1998年到2001年,他們的投資回報已超過了20倍。

  經過短短10餘年的發展,騰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88.95億元,利潤36.99億元,其市值曾一度超過ebay和雅虎,成為全球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

  然而,1998年的時候,懷揣創業激情與夢想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卻因缺乏資金而四處奔波。“在深圳的一個小飯館裏,馬化騰等創業者請我們吃了一碗15元的麵條,事情就這樣敲定了。”楊飛説,IDG給了他們約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這種傳奇故事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創業者的夢想外,更重要的是具備幫助創業者實現夢想的金融力量。據介紹,目前深圳已建成了立足深圳、輻射全國的多層次市場體系,有創投機構250多家,管理資金規模達600億元,約佔全國的1/3;基金管理公司17家,基金規模和凈值約佔全國的1/3;在深圳註冊的證券公司有17家,居中國內地之首。

  而深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區域金融中心的秘訣,就是創新。自1980年經濟特區成立之後,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在此首先展開,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基金公司、風險投資等各類新生事物如雨後春筍般誕生。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21項現代金融工程創新始發于深圳,後來被推廣至全國。

  為推動金融創新,30年間,深圳市政府先後頒布了《深圳市支援金融業發展若干規定》《關於加快深圳金融業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多項有利於促進金融改革、創新和發展的政策法規,傾力打造金融中心城市。從2005年起,開展每年一度的金融創新獎評選活動,目前已經有上百個項目榮獲深圳金融創新獎,深圳市政府獎勵累計達到5000多萬元。

  深圳金融創新煥發出的活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落戶。“博時基金從外地搬到深圳,當時有兩個原因。”博時基金常務副總裁王德英説,一個直接的原因是作為特區的深圳,企業所得稅比其他地方低,另一個原因是深圳的金融環境好,市場機制完善,金融企業扎堆。

  於是,充滿活力的金融環境讓深圳成為一個創業者追夢、圓夢的“加工廠”,一批批像馬化騰一樣的創業者在深圳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財富神話。

  充足的金融支援,讓大量高新技術企業加速進軍國內和國際市場。今年剛剛在深交所上市成功的深圳市海普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速擴大産能,佈局海外市場。海普瑞負責人表示,公司擁有核心技術,産品供不應求,資本市場幫助公司實現了産能的跨越,並支援海普瑞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全産業鏈,通過整合全産業鏈的資源進一步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

  與此同時,30年創新征程也讓深圳金融業迅速壯大,成為深圳市的支柱産業之一。據統計,截至2009年末,深圳金融業總資産達到3.29萬億元,同比增長32.86%;共實現稅前利潤602.95億元,同比增長8.67%。2009年,深圳金融業納稅總額超過310億元,佔全市稅收收入比重超過18%,為深圳成功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立下汗馬功勞。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深圳金融發展也記錄了國家金融改革的“夢想”。1988年,深發展股票首次在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掛牌,拉開了深圳股票交易的序幕。1991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資本市場運作有了正式的載體。1993年之後,股票發行試點推廣至全國,股票市場進入一個較快發展階段。隨後,國家先後又設立中小企業板、創業板。這也意味著隨著深圳金融的發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重要成果。

  對於深圳金融業,國家再次予以厚望和期待。2009年,國務院正式批准了《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深圳將著手建立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為國家金融改革進行先行先試。其中,在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上,截至2010年6月末,深圳市34家銀行為275家企業辦理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1308筆,金額274.72億元,佔全國的35.9%,領先全國其他地區,為推進我國人民幣“走出去”進行積極探索。

  “下一個30年仍然是金融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深圳金融業還將蓬勃發展。”深圳金融辦主任李林説,深圳金融業有著毗鄰香港和擁有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這兩大優勢,在下一個30年仍將持續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加速深港合作,發揮金融作用,再續金色輝煌。(記者彭勇、陳先鋒)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