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經濟特區30週年:從“文化沙漠”到“設計之都”

時間:2010-08-30 10:04   來源:新華網廣東頻道

  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澱,也缺乏全國知名的文化人才和文化機構,深圳市近年來文化産業卻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發展,已成為深圳繼高新技術、金融、物流産業之後的“第四大支柱産業”,並逐步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金融”為特徵的發展新模式。

  從曾經的“文化沙漠”,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文化産業發展的“深圳現象”折射出的是經濟特區30年發展模式的變遷。

  文化産業成為深圳支柱産業

  自文化産業被列入國民經濟統計體系以來,深圳文化産業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2002年深圳市文化産業增加值總量規模約55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僅為2.5%,到2009年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531.3億元,佔全市GDP的6.5%。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文化産業已實現增加值280億元,“支柱産業”作用突顯。

  深圳何以成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重鎮?深圳市文體旅遊局副局長尹昌龍認為,市場的力量是深圳文化産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在全球化大市場背景下,並不是誰的資源豐富,誰就能獲得發展,更重要的因素應是資源配置的能力。由於城市文化需求強勁,文化供應不足拉動文化市場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文化人和文化産業人並不是一回事,文化市場需求的增長,吸引一批商業精英進入這一領域,他們熟悉商業運作模式,善於把文化創意資源轉化成商業資源,使深圳成為全國文化資源重新配置的重鎮。

  從産業結構來看,由電子資訊、傢具、服飾等傳統製造業起家的深圳,近年來率先全國感受到産業轉型升級的壓力,而文化正在成為不少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增加附加值的“火車頭”。如印刷、工藝品製造等傳統企業通過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強化創意設計環節,迅速搶佔國內同行業制高點。一些行業以傳統模式發展利潤空間已非常有限,如通訊、電子資訊技術已發展到極致,嫁接文化、內容産業成為這類企業實現突圍轉型的重要渠道。

  深圳雅圖數字視頻技術公司以投影儀為其主業,近幾年積極參與國家文化資訊共用、農村中小學遠端教育等工程,並在全國各地建設連鎖平價數字影院,社區群眾只需10元至30元就可欣賞最新大片,今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0多個億,比上年翻幾倍。雅圖公司董事長謝敬説:“是文化幫了我們,托了我們一把”。

  市場引領 催生文化新業態

  由於根植于活躍的市場經濟環境,使深圳文化産業呈現出獨特的發展模式,文化産業外延不斷擴大,一批代表未來文化産業發展方向的新業態應運而生。

  “文化+科技”是深圳文化産業發展的突出亮點。深圳高科技産業發達,創新型業態不斷出現,騰訊、華強文化科技集團、A8音樂集團等一批民營文化科技企業迅速崛起,其中騰訊公司市值進入全球網際網路行業前三甲,僅次於美國的谷歌和亞馬遜公司。2009年收入突破100億元,比上年增長73.9%,今年一季度總收入達42億元,增長69%。A8音樂集團專注于新媒體原創音樂,成功在香港主機板上市;華強文化科技集團構建了包括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影視娛樂、媒體網路、文化衍生品等的立體多元産業網路,形成一個從創意到末端市場良性迴圈的優勢互補産業鏈,“環幕立體電影”系統及影片打入了包括美國、加拿大在內的40多個國家。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副總裁尚琳琳説,在發達國家的文化産業中已經難以分清誰是文化人、誰是科技人。“文化+科技”的新型業態在我國近幾年才迅速興起,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

  “文化+旅遊”是深圳重新配置文化資源的典範。1989年華僑城集團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文化主題公園--錦繡中華,此後又成功建設了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歡樂谷等主題公園,整合了深圳歌舞團演藝公司等文化企業,以特色文藝演出啟動旅遊文化消費市場。目前以深圳為總部,華僑城“文化+旅遊”模式已複製到全國7省市,凈資産達64億元,連續多年作為唯一的亞洲企業躋身世界旅遊景區集團前八強。目前深圳已培育出大芬油畫村、深圳古玩城、寶福珠寶産業園等以“文化+旅遊”帶動産業發展的多個重點園區。

  “文化+金融”探索破解文化産業發展的投融資瓶頸問題。2009年11月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掛牌,成為中央重點支援的國家級文化産權交易機構。今年第六屆文博會期間,深圳文交所與全國20多個省市宣傳文化部門,以及金融機構、國際買家簽訂系列戰略合作協議,交易項目成交額達85.69億元。此外,由中央財政注資引導、深圳市參與的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目前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籌備,首期募集60億元。這兩個與文博會相配套的文化投融資平臺的建設,將使深圳成為國內重要的文化産權交易、智慧財産權評估和投融資服務中心。

  政策引導成為産業發展“杠桿”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認為,21世紀“拼文化”,文化産業的加速發展對於深圳提升發展後勁和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而創造有利於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軟環境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

  王京生説,深圳市在全國最早提出“文化立市”戰略,近年來先後制定出臺了《加快文化産業發展若干規定》《文化産業發展規劃綱要》等一係件配套政策文件,就動漫遊戲産業、創意設計産業等出臺了專門的鼓勵辦法,在國內率先制定了第一部扶持文化産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此外,深圳還設立了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十一五”期間,市區兩級財政共安排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8.5億元,為一批原創研發、高速成長型的文化企業和項目提供資助。

  深圳擁有一個發展文化産業得天獨厚的平臺--文博會,經過連續6屆的培育,文博會已成為我國文化領域最具實效和影響力的展會,同時也吸引大量資金、項目、技術、人才匯聚深圳,成為引領文化産業發展的“助力器”。據統計,深圳市政府為舉辦文博會共投入1.5億元經費,6屆文博會總成交額3445億元,其中第六屆文博會成交1084億元。

  在搭建文化産業發展平臺方面,深圳市面對土地資源稀缺的硬約束,還專門為文化産業園區和基地建設制定了鼓勵扶持措施,鼓勵各區通過與舊城區、舊工業區、舊商業區改造相結合,置換出更多的空間發展文化産業園區,形成文化産業集聚發展的平臺。目前深圳市共有各類文化産業園區和基地40多個,涵蓋了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數字內容、出版發行、工藝美術等領域。(記者車曉蕙 王傳真)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馮存健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