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深圳:重溫“殺出一條血路”精神

時間:2010-08-25 13:4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網深圳8月23日電(記者王攀 詹奕嘉) 巨幅鄧小平畫像下,川流不息的車輛傳遞著深圳仍在快馬加鞭向前趕的氣息。

     以這個城市名字命名的經濟特區即將迎來三十歲生日。

     責任、目標、方向——在深圳特區迎來自己“而立之年”的時刻,不論是回顧特區的成功經驗,還是觀察她正在探索的發展道路,作為中國特區建設的典範,深圳的成長對其他特區甚至全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也正是在這些“特區啟示”的基礎上,人們期待深圳這座“改革之城、創新之城”,能繼續擔負起試驗田和探路者的使命,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經驗。

     深圳特區的發展成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的突出成果,是勇於解放思想、敢於“殺出一條血路”的特區精神推動所致

     今年8月,《深圳2040城市發展策略》項目正式啟動。這份新鮮出爐的研究計劃打算用12個月左右的時間,為深圳未來30年的發展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尋求民生幸福城市的建設新舉措、謀劃世界先進城市的新內涵、搭建實現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新途徑。

     “我們希望這份發展策略首先能突出創新特色,讓深圳在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繼續走在前列、勇當先鋒。”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呂銳鋒這樣説。

     堅持改革、深化開放——從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深圳特區成立那天起,改革、開放這兩個詞彙就被烙印在深圳特區每一步的發展脈絡之上,成為推動這座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源泉。

     深圳的改革,是在統籌兼顧的原則下堅持特區使命,不斷解放思想、不怕犧牲短期利益、積極結合自身條件和特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早在建立之初,特區就以市場為取向,以基本建設管理體制和價格體制改革為突破口,率先在工資制度、基建體制、勞動用工制度、價格體制、企業體制、勞動保險制度、幹部人事制度以及政府機構等方面進行改革,創造了“深圳速度”,讓全國為之振奮。

     深圳的改革,是與對外開放緊密結合、大膽學習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先進文明成果,在擴大開放中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定之舉。

     30年來,深圳利用外資和國際先進技術,從“三來一補”企業起步,發展成為世界知名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城市,形成了較高層次的全方位開放格局和高度的外向型經濟。1979年以來,深圳累計吸收外商直接投資456.2億美元,平均每年遞增27%。2009年,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總數累計達166家。“通過堅持對外開放,自身資源不足的深圳快速吸納國際資源和要素,不僅迅速改變了自身面貌,而且對全國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李羅力説。

     深圳的改革,是在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積極推進政治、社會和文化領域體制改革的統籌行為。

     進入新世紀以來,深圳在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積極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成立行業協會服務署改革辦公室和市政府服務大廳,推行電子政務,改革重大投資項目審批制度,加快建設現代服務型政府,同時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10年以來,深圳還率先在全國推進“大部制”等改革舉措,為全國行政體制改革作出了積極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

     深圳特區的成功,在於堅持把創新當做特區的靈魂和生命,向創新要發展優勢,向創新要發展資源,向創新要發展空間

     就在本月中旬,衛生部部長陳竺在聽取了深圳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情況彙報後,向這座剛剛擴容的城市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深圳為全國的醫改“探索新路”。

     他説:“希望深圳能夠在公立醫院改革以及衛生事業改革上,探索出一條投入少、産出好,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發展新路。”

     深圳的創新首先是思想和觀念的創新,作為市場化改革的試驗田和排頭兵,深圳特區從誕生之日起就不畏艱險地衝擊計劃經濟的約束,為中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進行了有益探索。

     在短短的三十年間,深圳以大無畏的創新精神敢於思考、勇於實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屢有創舉。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第一家國有資産管理經營機構、土地轉讓第一槌……

     深圳的創新,是發揮市場經濟優勢、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結果,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框架搭建起來之後,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開始誕生。

     2009年,深圳PCT專利申請3800件,同比增長40.3%,佔全國年申請量近一半,連續5年蟬聯全國第一。這個並不具備強大科研資源的城市,卻不僅擁有招商、平安、中集、萬科等傳統行業的巨頭,也出現了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等名牌企業。

     深圳的創新,還有賴於一個主動承擔責任的政府來充當必要的保障,維持市場的公平正義和法治秩序,為企業提供自主創新的平臺。

     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深圳市政府出臺上百條政策,涉及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産業導向、財政補貼,以及智慧財産權保護等各個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市先後出臺的《關於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關於進一步扶持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若干規定》《關於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動高新技術産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決定》等3個綱領性文件,促成深圳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從萌芽、成熟到飛速成長。

     2009年,深圳高新技術産品産值8507.81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重55%,比1991年的8.1%提高46.9個百分點,成為工業經濟的第一增長點。

     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變化,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是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生命力的典型體現

     2009年深圳本地生産總值達到8201.23億元,比1979年增長979倍,年平均遞增25.8%,創造了世界城市經濟發展速度的奇跡。這一年,深圳每人平均GDP達1.36萬美元,達到國際公認中等發達水準。

     對此,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認為,深圳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驗證了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驗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能夠成功。

     特區建設三十年極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質。2009年,平均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為彩色電視機126.2台,電冰箱97.1台,行動電話223部,組合音響46.2套,空調器210.8台,家用電腦102.9台,家用汽車32.9輛,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26.64平方米。

     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並不僅僅體現在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上。現在,特區正雄心勃勃地籌劃建立起一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這裡,博物館、美術館、公園將免費向市民開放,當地音樂廳舉辦交響音樂會,市民可以免費領票欣賞。

     深圳是全國吸納農民工最多的城市之一,70%以上的常住人口均是流動人口,如何讓這些來深建設者享受到公平正義的待遇,是深圳特區三十年來一直致力於解決的嚴峻話題。1992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1994年11月,深圳頒布全國首個工資保障性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最低工資條例》,最低工資成為法定制度。2010年,隨著深圳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特區內外實行統一的最低工資標準,使特區外佔半數以上外來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得到提高。

     然而,回顧30年的特區建設歷程,人們也深切感受到,特區仍然面臨著諸多難題,如土地空間限制、能源和水資源短缺、人口膨脹壓力、環境承載力等“四大難以為繼”的瓶頸性制約仍未得到根本性突破,迫切需要特區集中力量加以解決。

     對此,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陳鴻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表達對深圳的期望:“如果深圳能繼續保持真善美的城市化,民眾在經濟上易於就業也易於創業,在政治上享受充分的參與權和知情權,在文化上擁有多元化的精神享受,促使社會更加穩定、更加和諧,這就是特區未來的方向。”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鐘寶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