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市委書記的一場特殊"答辯會" 王榮談深圳發展30年

時間:2010-08-25 14:56   來源:深圳特區報

  

  8月8日晚,央視二套名欄目《對話》特別推出了一期深圳專題節目,特別請來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參加一場模擬的“特區轉型答辯會”,與眾嘉賓一道,來共同關注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記者 許業周 攝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的“而立之年”。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回顧30年巨大發展成就的同時,深圳也在思考:未來30年,深圳將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一座城市?

  在深圳經濟特區即將迎來30歲生日之際,昨晚(8月8日),中央電視臺二套財經頻道名欄目《對話》特別推出了一期深圳專題節目,特別請來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參加一場模擬的“特區轉型答辯會”,與眾嘉賓一道,共同關注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參加這個模擬特區轉型答辯會的,有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市民代表,每一個人都將扮演嚴苛老師的角色,向您提問!”央視主持人陳偉鴻一開場就擺出了犀利發問的姿態。

  “沒問題。我是做老師出身的,也參加了很多考試,也出了很多考試題,所以是適應這種場合的。”王榮的回答應對自如。

  現場傳出會意的微笑。在輕鬆的談話氣氛中,王榮書記的一場特殊“答辯會”精彩進行。

  走一條精耕細作的科學發展之路

  模擬“答辯會”的第一個問題和土地資源有關。受土地瓶頸制約的南海油脂總經理李強率先提問。

  “我們切實感受到在深圳投資是踏上了一條高速發展道路。”李強稱,作為最早投資深圳的僑資企業,金龍魚在深圳誕生。20年來,金龍魚從深圳走向了全國,為深圳貢獻了近15億元稅收。2009年,金龍魚獲得了深圳市市長品質獎。

  李強在節目現場展示了兩張支票。“這張是政府獎勵的300萬元支票,增強了我們在深圳進一步發展的信心,激勵我們為深圳新時期發展作更大貢獻。另外一張支票沒寫日期、錢數後面是零,表示我們在深圳的投資將沒有限制,非常希望在深圳得到更大發展。”李強説,“但深圳當前寸土寸金,受用地不足困擾,企業後續發展受限,我們希望深圳破解用地資源緊缺的瓶頸,解決金龍魚持續發展問題,讓這張支票能夠早日付諸實施。”

  “土地資源稀缺確實是深圳當前發展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瓶頸但深圳的土地資源稀缺是相對的。”王榮分析,一是深圳目前尚有100多平方公里土地待開發,如果規劃、利用好了,必將成為企業成長、産業發展的巨大潛力。二是深圳目前正進行城市空間二次開發,在前30年粗放發展基礎上,通過舊城改造,通過産業提升、“騰籠換鳥”,向城市要空間,走一條精耕細作的科學發展之路,政府和企業在土地利用規劃、産業選擇、生産方式改進等方面協調一致,推動土地集約開發、科學發展上水準。三是從今年7月1日始,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正式擴大到全市,整個深圳1991平方公里範圍都是經濟特區,原特區外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像金龍魚這麼好的企業和品牌,深圳一定會提供更好服務,不會因為土地資源緊缺,讓這麼大金額的一張支票不能落實。”王榮肯定地説。

  “王榮書記幫你們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解決之道,你這張支票後面的零是不是由我們任意來填,然後全部投到深圳?”陳偉鴻乘機“將軍”。

  “要填多少零都沒問題。因為集團特別希望在深圳繼續發展好,書記的話讓我們吃了定心丸。”

  王榮分析透徹,李強回應爽快,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