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深圳轉型:從三大支柱産業到五個中心

時間:2010-08-25 14:55   來源:南方新聞網

  過去的30年,深圳特區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涌現出了萬科、華為、中興、比亞迪、平安集團、招商銀行等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

  今後的30年,深圳特區將如何特下去?

  在倡導結構轉型的今天,深圳將給出怎樣的答卷?這將給在過去30年裏成長起來的深圳骨幹上市公司産生何種影響?而他們又將作出怎樣的轉型努力?

  深圳第二春

  自2003年,深圳被拋棄的言論甚囂塵上,但經過數年的努力,深圳三大産業支柱高新技術産業、金融産業、物流産業不僅沒有被拋棄,相反在各個領域均取得突破,而作為深圳近年來提倡發展的第四大支柱産業,文化産業也嶄露頭角,成為深圳産業發展中的黑馬。

  深圳第二春正在悄然來臨。2009年10月20日,創業板開市,踟躕徘徊了10年之久的創業板終於登上深圳舞臺。而在深圳創業板的感召下,中國各省市金融、銀行機構全面席捲而來,寧波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包頭銀行,浙商銀行國內外數十家銀行遷入深圳,中信證券總部在離別了深圳多年之後,在今年9月份重新回到深圳,平安集團深圳第一高樓破土動工,似乎一切正如人們所願,深圳又回到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大舞臺上來。

  2009年5月5日,來自中國最高層的官方定位《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敲定深圳方向:聯合香港成立全球五大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創新中心和國際文化創意産業中心,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化大都市。而在此背景下,深港兩地開始討論深圳前海灣先進服務業的合作發展問題,探索共建後海灣金融中心問題。

  緊隨其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區總部,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部,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全部遷入深圳中心區。

  而全球最大的B2B網路交易平臺阿里巴巴集團、中國最大的旅遊網芒果網、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中文搜索公司百度都表示將把總部設在深圳。2009年8月24日,中國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遷入科技園北區騰訊大廈,總部永久落戶深圳高新科技園。

  2009年總部位於深圳的華為技術營業額逼近300億美元,坐擁中國區電信運用商首席位置,世界第二的位置,而中興通訊年度營業額有望達到100億美元,緊隨華為之後,成為中國第二位的電信運營商。

  2010年,深圳特區30週年之際,深港一體化逐漸全面融合。7月,特區一體化實施,經濟特區範圍延伸至深圳全市。隨後,深圳市政府發佈《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發展總體思路和工作方案》,並預計特區基本實現一體化總目標需要10年時間,包括前海深港合作區在內的4大金融中心區將被重點打造。

  轉型樣本

  深圳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出現用工荒、富士康工廠撤離等重大事件。然而,這些事件的發生並未引發早些年的深圳邊緣化論調,卻正好是新30年深圳産業結構轉型的典型樣本。

  縱觀30年來深圳産業的“跨越式”發展,深圳産業結構以“三來一補”作為起點,經歷了蛙跳式的演進,高新技術迅速崛起,持續增強經濟與技術的結合,使傳統産業逐步升級或轉移,第三産業蓬勃發展,新的經濟形態不斷産生,有效推動經濟建設由數量型、資源消耗型的粗放經營方式向品質型、效益型、集約化經營轉變,走技術先進和內涵發展的道路,不斷推進産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並推動城市建設日益更新,促進城市社會構建不斷發展。

  深圳本地一位城市規劃專家指出,富士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深圳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依靠低勞動力成本支撐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存在,反而會制約深圳産業轉型及城市發展的進程。

  低端産業遷移,把土地和資源配置給高新技術産業和高端服務業符合深圳的城市發展規律。“也正因為如此,深圳市政府在面對富士康工廠的搬遷問題上,沒有表現出強力挽留的態度。”這位城市規劃專家透露,富士康的研發等部分將會繼續留在深圳。

  “希望富士康把管理總部、運營總部、研發總部、財務總部放在深圳,在深圳的發展按總部經濟的形態來做大做強。”8月5日下午,深圳市長許勤調研富士康科技集團時強調。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同日也表示,深圳願意成為富士康佈局全國、走向全球的一個重要基地和支撐點。

  “富士康和深圳將建立起基於産業結構成功轉型背景下的新關係。”前述城市規劃專家指出。

  “深圳到2015年將達到1.5萬億元的經濟總量。”王榮日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深圳去年8200多億元的生産總值中,四大支柱産業就佔總量約60%,在新的發展時期,四大支柱産業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同時,深圳已正式出臺了新能源、網際網路、生物醫藥三大新興産業的振興發展規劃和政策,預計這三大産業在2015年將實現6500億元的産業規模,形成3000億元的增加值。“新興産業將是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增長極。”

  深圳骨幹上市公司一覽 萬科:盡顯王者風範

  有人將萬科20餘年來的成功歸納為:不斷變革的戰略創新能力,開創了中國地産“資本+管理+品牌”為王的時代;國內首倡職業經理人制度,並成功地塑造出了中國企業界最為成功的經理人隊伍;王石獨特的作秀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僅將萬科打造成為中國房地産企業的一個標桿,自己也理所當然地成為這個標桿上最耀眼的一面旗幟。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