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繼續做好“特”的文章發揮“特”的作用

時間:2010-08-25 14:51   來源:深圳特區報

  “從‘而立’到‘不惑’,希望深圳繼續先行先試走出新路子,實現新發展為我國改革開放事業增光添彩。”今天,由深圳特區報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理論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中央和北京研究機構、高校、社科理論界的專家學者,從理論和思想層面,高屋建瓴地對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實踐進行總結和提煉,為深圳未來發展“把脈開方”。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和深圳特區報總編輯陳寅主持。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會長高尚全、《求是》雜誌社總編輯張曉林、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局長邱敦紅、國家發改委地方司司長范恒山、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卓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石小敏、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中國開發區協會會長劉培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汪玉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吳曉求、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教授、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任劍濤出席了研討會。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深圳經濟特區30年的基本經驗、對全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作用和意義、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路徑、新形勢下改革重點突破的領域和方向、如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以保障特區事業持續發展、特區範圍擴大至全市帶來的發展機遇、如何將深港合作推向更高層次、吸引人才打造特區新優勢、提升深圳城市精神和人文品格等方面踴躍發言,各抒己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深圳總結30年來的經驗做法,展望未來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當前深圳面臨著後危機時代世界經濟格局新變化,參與國際分工出現新態勢,和全國你追我趕的競爭新環境,希望深圳繼續在“特區”和“改革”兩個關鍵詞上做文章,解放思想,發揚敢闖敢試的深圳精神,繼續又好又快發展經濟的同時,在國際化、一體化、均等化和規範化方面在全國起到示範作用。

  “未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將成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希望深圳把行政體制改革乃至政治體制改革上升到更突出的位置。”專家學者認為,深圳在行政體制改革領域有很多亮點,建議深圳未來著力轉變政府角色,統籌有關組織架構設置,大刀闊斧探索幹部制度改革。

  在社會改革方面,專家表示,深圳最有條件進行社會改革,希望深圳在公共服務均等化、戶籍制度改革、社區治理等方面為全國作出探索。

  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專家學者建議深圳繼續解放思想,突破體制性障礙,實現文化內容和先進生産力的高度契合,文化與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的高度契合,建設文化強市,為全國其他地區文化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模式。

  人才是未來競爭的關鍵因素,專家學者建議深圳引進人才和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特別要繼續引進適合當今深圳需要的各類人才,同時重視自己人才的培養,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大學,培養國際一流人才。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還就金融升級、推動企業“走出去”、構建和諧勞資關係等方面作了精彩的發言。(深圳報業集團駐京記者 李萍)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